-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重点[精选]
第一章 总论
一、绪论
1.天然药物化学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将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途径。
3.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1575)中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
二、生物合成
1.一次代谢定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的过程
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一些氨基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定义:以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又不起重要作用。称之为二次代谢过程。
产物:生物碱、萜类等
2.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 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
主要产物:脂肪酸类、酚类、蒽酮类
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起碳链延伸作用的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
碳链的延伸由缩合及还原两个步骤交替而成,得到的饱和脂肪酸均为偶数。碳链为奇数的脂肪酸起始物质不是乙酰辅酶A,而是丙酰辅酶A。
酚类与脂肪酸不同之处是在由乙酰辅酶A出发延伸碳链过程中只有缩合过程。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MVA)
主要产物:萜类、甾体类化合物 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焦磷酸烯丙酯(IPP) 起碳链延伸作用
焦磷酸二甲烯丙酯(DMAPP)
单萜-----------得到焦磷酸香叶酯(10个碳) 倍半萜类-------得到焦磷酸金合欢酯(15个碳)
三萜-----------得到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20个碳)
(三)桂皮酸途径
主要产物: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黄酮类
(四)氨基酸途径
主要产物:生物碱类
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能转变为生物碱,在脂肪族氨基酸中主要有鸟氨酸、赖氨酸,芳香族中则有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
三、提取分离方法
(一)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1.常见方法有液-液萃取法、逆流分溶法(CCD)、液滴逆流色谱法(DCCC)、高速逆流色谱(HSCCC)、气液分配色谱(GC或GLC)及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
P21 图1-11 利用pH梯度萃取分离物质的模式图
CCD法是一种多次、连续的液-液萃取分离过程
2.正相色谱:通常,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化合物时,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溶液等,流动相则用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极性有机溶剂,称之为正相色谱
3.反相分配色谱:分离脂溶性化合物,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时,则两相可以颠倒,固定相可用液状石蜡,而流动相则用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溶剂,故称之为反相分配色谱
4.反相硅胶色谱填料:根据烃基(—R)长度为乙基(—C2H5)还是辛基(—C8H17)或十八烷基(—C18H37)分别命名为RP-2、RP-8、RP-18.三者亲脂性强弱顺序如下:RP-18 RP-8 RP-2
5.加压液相色谱与液-液分配色谱的区别?
液-液分配柱色谱中用的载体(如硅胶)颗粒直径较大,流动相仅靠重力作用自上而下缓缓流过色谱柱,流出液用人工分段收集后再进行分析,因此柱效较低,费时较长。加压液相色谱用的载体颗粒直径较小、机械强度及比表面积均大的球形硅胶颗粒,其上健合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以适应不同类型分离工作的需要,因而柱效大大提高。
(二)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1.(1)物理吸附定义:物理吸附也叫表面吸附,是因构成溶液的分子(含溶质及溶剂)与吸附剂表面分子的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所引起。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的吸附
特点:无选择性、吸附解析可逆、可快速进行,故用的最广
(2)化学吸附定义:如黄酮等酚酸性物质被碱性氧化铝吸附,或生物碱被酸性硅胶吸附等,因为具有选择性、吸附十分牢固、有时甚至不可逆、故用的较少。
(3)半化学吸附:介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之间
(4)吸附过程三要素:吸附剂、溶质、溶剂
(5)硅胶、氧化铝:极性吸附剂 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
2 . 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1)聚酰胺吸附属于氢键吸附
(2)适用范围:极性物质与非极性物质均可适用,特别适合于酚类、醌类、黄酮类,对其吸附是可逆的(鞣质例外),分离效果好,此外,对生物碱、萜类、甾体、糖类、氨基酸等化合物也有广泛用途。因为对鞣质吸附特强,近乎不可逆,故用于植物粗提取物的脱鞣处理特别适宜
(3)原理:一般认为是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吸附强弱取决于各种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天津市建筑工程预算基价2004[精选].doc
- 天津市新人教版语文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25必修4第1单元检测一[精选].doc
- 天津市建设工程合同备案管理规范[精选].doc
- 天津市武清区201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题[精选].doc
- 天津市外院附校2014年高中生物 1-5-1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全套整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精选].ppt
- 天津市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所需材料[精选].doc
-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教育中心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三单元综合测试[精选].doc
- 天津市电化教育馆2014年公开招聘实施方案[精选].doc
- 天津市海河医院介绍[精选].ppt
- 天津政工考试100分参考答案,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与规划示例[精选].doc
- 2025至2030磷肥产业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磷肥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报告.docx
- DB13(J)_T 8336-2020 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标准.docx
- 水质微生物检测技术课件.pptx
- 2025至2030磷肥市场前景分析及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结构与货运题库考点》模拟练习卷_2.doc
- 2025至2030磺胺类及增效剂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报告.docx
- 2025至2030磷酸盐分析仪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水泵介绍课件视频教程.pptx
- 康复护理技术新进展.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