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渠宝笈,乾隆的宝藏清单.doc
石渠宝笈,乾隆的宝藏清单
如果书画界也如武侠世界有本绝世武功秘笈的话,故宫的《石渠宝笈》绝对是那种一露面就能让整个江湖倾巢出动的一本。
2015年9月8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石渠宝笈》特展,全国众多的收藏迷无比激动,本就拥挤的故宫,更加人满为患。有人跋涉千里而来,一参观就是一整天,有人甚至为一睹珍品,排队长达9小时。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石渠宝笈》是什么玩意?为何如此让人疯狂?其实,它是乾隆、嘉庆年间皇宫所收藏艺术珍品的一份底单。有了它,人们才真正知道乾隆、嘉庆的宫殿里究竟藏了多少宝贝?故宫的这次展出,不仅别出心裁,更下足血本,真是一次“抖家底”式的展览。
最大收藏家的苦恼
对于普通的收藏者来说,若偶然得了一个好宝贝,一定是展示给好友或贵客,其余时间,会秘藏不宣。可若收藏到一定级别,心态可能发生一些改变。对乾隆来说,正是如此。
乾隆对艺术的痴迷与苦恋,似乎很难为常人所想象。在历经康熙、雍正的苦心经营后,乾隆时期的大清朝,国势强盛,国运昌隆,让这位皇帝有了搞文艺的本钱。他自己便是诗人、书画家,生平所爱,就是搜罗天下珍藏。
在乾隆看来,这些字画古玩是人生难遇的恋人,为她们金屋藏娇,也是人生的幸事。当他收集到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的《伯远帖》后,便将这三件书法瑰宝放在养心殿的暖阁中,将其房间改名为“三希堂”,以便平时赏析临摹。 乾隆皇帝画像 《石渠宝笈》特展的宣传海报。
乾隆的艺术藏品有多少呢?这恐怕是一个难以估算的问题。仅就瓷器而言,最近几年,以超过亿元天价拍卖的乾隆朝瓷器,就有不少,如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等。当然在乾隆眼里,这些如今的天价宝贝,应是平常之至。甚至连有年头的宝贝,可能乾隆爷也不放在眼里。
2014年,一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2.8亿元之多,在拍卖市场上出尽风头。乾隆当年却留下这样一首诗:“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可见,他只是将其看作一个不错的杯具而已。至于乾隆收藏的字画,放在今天,其价值肯定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数字。
今天收藏家们的苦恼,或是缺钱收购,或是有钱无货,对乾隆来说,最大的苦恼,却是难以统计,难以甄别。到底自己手上的哪些东西是好东西,哪些宝贝值得留给后世珍藏?为了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乾隆派人造册登记,于是就有了《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两大巨著。所以说,这两个集子,在最初编修时,不过是乾隆对自己书法和绘画藏品的一个登记与说明而已。
不登记不知道,一登记吓一跳。《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自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编修,历时70余年,才将清宫所收的字画古玩,基本清理完毕。《秘殿珠林》收集的作品主要是宗教主题字画,而《石渠宝笈》则题材广泛、种类繁多。 2015年9月,故宫延禧宫,古代字画珍品布置一新,静静地等待参观者。
《石渠宝笈》共分三部,有初编、续编和三编,分别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和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石渠”取自汉代未央宫中的“石渠阁”,为当时皇家的藏书之所。乾隆以此名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景仰和追溯。整部书中,收录清宫所藏书画精品数万余件。最难得的是,对藏品的价值进行了严格鉴定,分为上下两等,将精品挑出,列为上等,详细登记。如此一来,《石渠宝笈》就从简单的“管家簿”,变成后人整理书画艺术的珍贵史料,可谓种豆得瓜。
今日的收藏家对《石渠宝笈》格外重视,拍卖会上只要出现登记在册的藏品,往往就是天价。
艺术路上的知己
乾隆对传统文化的爱好与推崇,总是跟其政治苦心纠缠在一起。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在谈到续编《石渠宝笈》的用意时,他特别强调,这些书画不是玩赏的对象,而是教导百姓的教科书。“是岂可与寻常墨迹相提并论,以为几暇遣玩之具哉?”无论是组织编修《四库全书》,还是《石渠宝笈》,乾隆都是为了统一文化传统,为子孙统治的长治久安而考虑。
《石渠宝笈》的编写者,都是乾隆极为信赖的文人。初编的主要作者有张照、梁诗正、励宗万等。乾隆跟这些大臣们反复研讨,仔细核定每幅字画的品级,交情十分深厚。其中张照更得乾隆青睐。
张照是康熙年间进士,本有罪在身,后经乾隆特赦,专门从事书画收集与整理。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初学董其昌,后多有创新,为“馆阁体”代表。《石渠宝笈》初编修完后,乾隆非常高兴。可惜不久,张照就在奔父丧途中病逝,乾隆十分悲伤,觉得自己少了一位艺术路上的知己。
乾隆十一年(1746年),《石渠宝笈》的另外一位编者励宗万因收受贿赂,被人举报。乾隆对此十分恼怒,在上谕中特别提到,励宗万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所依仗的就是在编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