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汇大课堂201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单元复习回顾生活与消费..doc

百汇大课堂201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单元复习回顾生活与消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汇大课堂201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单元复习回顾生活与消费.

复习效果检测(一) 生活与消费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0年11月,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借鉴北京奥运会经验,我国在体育领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使用相关知识产权时要经原创人员同意且给予相关报酬。这里说的知识产权(  ) ①是商品,用于交换且有使用价值 ②不是商品,因为不是有形的实物 ③其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同时被占有 ④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中的知识产权同时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符合商品的特征,但又不能同时占有,①③④正确。 2.(2011年浙江五校联考)假如2009年12月20日,1单位甲国货币/1单位乙国货币为1∶6.83,1单位丙国货币/1单位乙国货币为1∶9.80。2010年11月22日,1单位甲国货币/1单位乙国货币为1∶6.64,1单位丙国货币/1单位乙国货币为1∶9.12。由此判断,汇率的变化将有利于(  ) ①乙国学生到丙国留学  ②甲国对丙国境外投资 ③丙国百姓到甲国旅游  ④乙国对甲国招商引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从材料直接可以看出,甲国货币和乙国货币相比,甲国货币贬值,乙国货币升值;丙国货币和乙国货币相比,丙国货币贬值,乙国货币升值,这不利于乙国对甲国招商引资,有利于乙国学生到丙国留学。通过换算可知,2010年11月22日,甲国货币和丙国货币相比,甲国货币升值,丙国货币贬值,这有利于甲国对丙国境外投资,不利于丙国百姓到甲国旅游。故①②正确,选A。 3.(2011年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假定2009年某商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 680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7元人民币。如果2010年生产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若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为(  ) A.210.5美元 B.210美元 C.190美元 D.201.6美元 答案:B 4.2011年元旦期间,各地房产开展系列优惠活动,小王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价格25万元的新房,首付款5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3万元。其中的25万元房价、5万元首付款、3万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________职能(  )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解析:选B。25万元房价是房子的价格,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5万元首付,属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体现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3万元利息属于借贷,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5.(2011届南昌联考)当地时间2010年10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强调不要压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过快对世界是灾难。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过快 ①不利于中国的出口,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 ②会增加其他国家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 ③将增加中国商品的出口量,冲击世界市场 ④会增强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削弱其他国家的货币购买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出口不利,故③不正确。④错在“削弱”上。①②符合题意。 6.假定某国在一年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5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20%,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________元的购买力。该国这一年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 A.0.25 投资增加 B.1.25 物价上涨 C.0.25 投资减少 D.1.25 物价下跌 解析:选D。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当商品价格总额增长50%,变成了1×(1+50%)=1.5,货币流通次数增加20%,变成了1×(1+20%)=1.2,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是1.5/1.2=1.25,也就是变化后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比原来多了。在本题中,该国并没有多发行货币,所以1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1.25元的购买力,即货币升值。此时说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社会出现通货紧缩,物价持续下跌,所以选D项。 7.(2010年安徽文综卷)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选A。本题考查考生对商品流通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如果卖不

文档评论(0)

v4v5v4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