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3.1理解与宽容课件粤教版解读.ppt

初级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3.1理解与宽容课件粤教版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级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3.1理解与宽容课件粤教版解读

四、培养宽容精神 2、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 活动探究 请你点评 理智的人,能够更好的认识世界和理解他人,从而对于与自己不同的人怀有悲悯的情怀。这种胸襟比天空更为宽广。 3、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总结提升 谅解包容 4、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到换位思考 总结提升 思考:如何培养宽容精神? 培养宽容精神 1、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2、培养宽容精神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3、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4、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情绪, 做到换位思考。 总结提升 宽容的名言 1.宽恕是紫罗兰在被鞋跟踩碎后,散发出来的芬芳。 ——马克吐温 2.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一段台词 3.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4.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 ——宋·朱熹 5.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 ——济慈 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列举有关宽容的名言? 材料、公共汽车上,一片嘈杂之声。“喂,你挤着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一场争斗不可避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时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顿时,车内一片沉寂。 你是如何理解老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的? 结合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养成关爱社会的行为? (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产生矛盾,摩擦和冲突是难免的。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谦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对于生活中的误会和矛盾,主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不妨主动谦让,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以化解不必要的纠纷。 (2)积极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社会新风。积极参与色会公益活动,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团结互助,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课堂小结: 一、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个体差异,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通往理解的途径: ?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实现理解需要积极沟通 三、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有创造, 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坚持原则 四、培养宽容精神:???? 1.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2.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 求知 。 3.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 4.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到换位思考 理解 宽容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理解与宽容 主题词:理解 宽容 3.1 理解与宽容(预习纲要) 一、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 1、说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千差万别的原因? 2、人与人需要理解的原因? 二、通往理解的途径 1、何谓理解他人? 2、理解的途径有哪些?(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三、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 1、宽容的含义? 2、宽容的意义? 四、培养宽容精神 思考:如何培养宽容精神? 检查预学 课题 理解与宽容 学习目标 1、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 2、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4、学会理解他人,培养宽容精神,共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伤风败俗 真美啊 一个 残疾人 活动探究1 ⑴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相貌、心智、性格,出生在不同社区、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彼此的心态、习惯、言谈举止、处世方式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⑵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 1、为什么同一样东西,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这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又说明什么?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千差万别 父亲、母亲: 很久以来,称呼你们都是用爸爸、妈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无论是说话或是提笔都改用父亲、母亲了。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意见出现了不统一。 随着年龄渐渐长大,我会渐渐成熟,学会为自己做打算,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安排。而你们却依旧没完没了地大声命令着:你要怎么怎么样。说着“小孩子懂什么?”之类。你们为什么不从主人转变成一个监督者,默默地信任我呢? 父母和我,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活动探究2 要知道你们的“参与”只会让我由反感而厌恶。你们总是说自己像我这么大时如何如何地优秀、有自理能力,为什么不想想,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的自理能力会比你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