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蜂蜜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008 Vo1.59 No.10 中国蜂业 垦Q£ 旦! 丛堕丛窒塑宣 【文章标号10412—4367(2008)10-0035-03 蜂蜜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朱青 王毕妮 梁艳 陈卫军 曹炜 f西北大学化1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西北大学蜂产品研究中心,西安7 10069) 摘要:本~A-Pr+~了同位素比值分析法,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一脉冲安培检测法,双果糖酐检测法,傅立 叶转换—拉曼光谱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在蜂蜜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蜂蜜;掺假;鉴别 【中图分类号】S896.8 【文献标识码】B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Detection of Honey Adulteration Zhu Qing Wang Bini Liang Yan Chen Weijun Cao Wei (Foo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Research Center of Bee Production, Northwest Uniwercity,Xi an 7 10069) Abstract:The detection methods for honey adulteration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13C/12C iso— topic ratio analysis,high—perfornaanee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 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ion, difructose anhydrides detection,FT-Raman spectroscopy,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Keywords:honey,adulteration,identification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 自身分泌物结合后,经过在巢脾内转化、脱水、贮存 至成熟的过程而成的天然甜物质?。蜂蜜含有丰富 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多酚类、类黄酮类、多糖、活 性酶和类胡萝卜素等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如抗氧化、抗菌、加速创伤修复和增强免疫等l21。 我围是养蜂大国,20世纪90年代初,蜂蜜的世 界年贸易总量约在2O万吨左右,其中我国出口约占 40%。然而,由于我国蜂蜜质量不断下降,在各进【_『 国中的信誉越来越低,出口量逐年减少【31。这其中的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蜂蜜产品存在严重的掺假 问题。2007年6月16日,首届中国蜂产品质量安全 论坛在北京举行,蜂产品行业十大品牌企业联合签 署了蜂产品质量安全北京宣言,承诺企业要加强自 律,向消费者提供放心的蜂产品。 要解决蜂蜜掺假问题,行业自律固然重要,但相 关的标准和检测的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国家质量 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针对蜂蜜掺假问题的碳 24同位素鉴定国家标准fGB/T18932.1—2002)和 2005年10月26日有关部门在2002版蜂蜜标准基 础上修订的《强制性国家蜂蜜GB18796—2005标 准》,对遏止蜂蜜掺假和规范蜂产品行业及市场都产 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蜂蜜是极易掺假的食品,它 的成分变化很大。以糖类为例,不同的蜂蜜其果糖 含量在30.91%到44.26%之间,葡萄糖的含量在 22.89%到40.75%之间,果糖与葡萄糖的比率即WG 其变化范围在0.76到1.86之间 。由于这种成分含 量的变化,给鉴别和检测蜂蜜是否掺假带来一定的 困难。尤其是蜂蜜的掺假发展为掺人葡萄糖、葡萄糖 浆、果葡糖浆等成分的物质,这些假蜂蜜产品的感官 指标和部分理化指标上与天然蜂蜜产品的极为相 似,即使是已颁布的国标也难以辨别其真假口1。因 此,蜂蜜掺假的检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1 DC/1 C同位素比率分析法[61 在单子叶植物(如甘蔗和玉米等,简称C4植 物)和双子叶植物(如大部分的为蜜蜂提供花蜜的开 花植物,简称c3植物)中, C/ C的比值不同,因为 它们遵循不同的光合作用循环。 C/ C比值(6nc 值)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进行Calvin—Benson循环(C3循环)植物的 l C/nCtest ’ ℃,%o:=(丽 一 ) ∞o 8 C值在一21%。到一32%。之间;进行Hatch—Slack循 环(C4循环)的植物其813C值在一12%。到一19%。之 间。可见,C4循环植物的nC含量高于C3循环。最 初,人们以813C值为一23.5‰作为为掺假界限,当被 测蜂蜜样品的8”c值大于一23.5‰时,就被怀疑可能 掺假。但是一些造假公司在蜂蜜中掺加人造甜味

文档评论(0)

v4v5v4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