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曾国藩学修生养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跟曾国藩学修生养性

遵 义 师 范 学 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班 级:10级历史学(2)”,实际上他就是把家庭作为道德修行的场所,家人同心同德,以身作则,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淋漓尽致的在家中得以实践,即便是女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都蕴含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儒家思想的精髓。 《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集中体现了家庭是修身养性的主要场所。故曰: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翻开历史长长的画卷,我们了解到,自古忠臣出于孝子,明君以孝治天下,因而在中国历史上,孝是最根本的伦理道德。一代大儒曾国藩,传承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他首先主张孝悌,将孝悌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孝的家庭教育中,曾国藩以身示范,曾国藩不仅是一个好兄长,好父亲,他也是父母的好儿子。曾国藩的家书众多,其中很多就是写给父母的。他的信开头总是以“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膝下”或“男国藩跪父亲母亲万福金安”,结尾多以“男谨呈”或“男谨禀”等等。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曾国藩为官在外,不忘适时向父母禀呈自己在外的现状,以缓解父母对自己的牵挂,以此同时,只身在外的他也非常牵挂家人,殷切的嘱托兄弟,子侄多写信给他,时时禀报父母亲的身体状况。甚至有时候,曾国藩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他都比较尊重自己的 父母,多遵行自己父母的意见,有时若与父母产生分歧,他就写信开导,若是不行他就将事暂缓。曾国藩不仅自己力行孝道,同时还感化全家都要行孝悌之德。 曾国藩经常在家书中劝导子弟要孝敬父母长辈,并阐述孝道的真正含义。他认为,作为子女,孝顺父母,做人一定要做人有规矩,办事井井有条,使亲戚们依赖他,远近之人也都敬佩他,父母也因之更爱戴他,此为大孝。反之则为不孝。 除了要尽孝,兄弟姊妹之间还要悌。孔子云:“入则孝,出则悌”。俗话说:长兄如父。对于兄弟姊妹,曾国藩还是一个好兄长。他在家书中常常教育自己的弟弟,曾国藩说:“兄弟之际,吾亦唯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我们常以“情同手足”来形容关系的亲近,那么真正的“手足兄弟”应当如何相处呢?曾国藩认为应该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其既是这样说的,也是如此做的。我们常说“忠臣出于孝子”,曾国藩五兄弟中就有四兄弟为国尽忠,驰骋沙场,为国效忠,可以说鞠躬尽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的沦丧,亲情的丧失,屡见不鲜。为了利益,与父母亲人反目成仇的现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这些难道不是修养道德的丧失的结果吗?甚至还有许多青少年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我们不要说处处为父母着想,孝敬父母。甚至把父母作为靠山,闯下许多横祸,为了一己之私,甚至虐待父母,所以更别说尊敬其他人的父母。因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和谐的社会现象。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若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得不返璞归真,向我们的先辈学习,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即传承儒家思想中“孝”的精髓。 二、克己、慎独 曾国藩不仅是一个主张“孝”是修身的根本,同时他还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执行者。“明理”就要付诸于实践,就要知行统一,曾国藩的做法就是“慎独,克己”。“克己”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曾国藩说:“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我们知道下决心做一件事不难,可是要坚持做一辈子却是难事。我们知道曾国藩一生都坚持写日记,其中有相当一大部分内容是自我责备的语句。例如:曾国藩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个”,“忽忽已过两月,自新之志日以不振,欲昏愈颓,以致不如禽兽。昨夜痛自猛省,以为自今日始,当斩然更新,不终小人之归。”在他年迈之年,仕至高官,心力不足,做事不顺,就写日记检讨说:“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多日不治一事,愧惊无已。”“悠悠忽忽,忝居高位,每日饱食酣眠,惭愧至矣。”除此之外,他还担心自己有检讨不到的地方,就经常让其朋友、亲人和幕僚们给他提意见,只要有人给他提意见,他很高兴,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谈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箴规,庶不使衿心生于不自觉。” 其实,慎独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在《大学》与《中庸》中提及君子应该“慎其独”,也就是说君子不仅在人前应该表现出君子风范,更应该在独处的时候也应如此。也就是说无论人前人后,不管是内心还是外表,都要内外始终如一,诚以待人,诚以待己,这样才能逐渐把自己身上的恶习给根除掉。曾国藩特别强调“慎独”二字,在其晚年了他自己的一生的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出了“日课四条”,即:慎独、求仁、主敬、习劳,这四条中,“慎独”是根本。至于如何做到“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