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斯拉夫语系的语言思维与东欧剧变的政治联系副本..docVIP

试论斯拉夫语系的语言思维与东欧剧变的政治联系副本..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斯拉夫语系的语言思维与东欧剧变的政治联系副本.

试论斯拉夫语族的语言思维对苏东政治剧变的影响的联系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卞英翰 提要: 20世纪世界重大政治事件“苏东剧变”的发生是震惊的,究其原因,除了斯拉夫人的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外,还有语言文化的原因。为此,本文尝试从斯拉夫民族的语言思维的角度对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斯拉夫语系 语言思维 民族 政治 一、斯拉夫民族及斯拉夫语言特色 (一)斯拉夫民族和斯拉夫语族① 1斯拉夫民族,是操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各民族的总称,人口约3亿(2001年)。主要分布在东欧,部分分散于美加、西伯利亚等地。总体分三支:东斯拉夫(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西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卡舒布、卢日支)和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波斯尼亚)。 2斯拉夫语族,是印欧语系一支,同斯拉夫民族一样,分类上都为三支:东支(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西支(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卢日支语)和南支(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黑山语、波斯尼亚语)。 3文本书写。在斯拉夫语族的文本上,该语族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基里尔字母两种字母进行书写。 (二)斯拉夫语族的语言特色 作为屈折语大家庭一员的语族,斯拉夫语族的语言语法(词法)却是屈折语中最为复杂的,可分列如下: 1词性划分多。以俄语为例,俄语名词分阴、阳、中三性,单、复数各六格,且根据原形不同的词尾有多种变格法,此外还有不少不规则变化,而形容词要与所修饰名词的形式一致,这样形容词在理论上就有24种形式了!② 2格变位复杂。名词方面,斯拉夫语一般分主格(第一格)、属格(第二格)、与格(第三格)、宾格(第四格)、工具格(第五格)、前置格(第六格)等基本六个格(部分斯拉夫语言因历史、文化原因可能会扩展到七、八个格,如波兰语保留第七格的呼格等),通过词格的严格、复杂的变化来确定词的语法意义与在句中的成分、位置和词序。有了如此严谨的词格变化,因而大部分斯拉夫语不需要冠词。以波兰语为例,它的第一人称单数的格变位为:ja(第一格) mnie(第二格) mi (第三格)mi? (第四格)mn? (第五格)mnie(第六格)③ 3动作的精细描述。动词方面,斯拉夫语族比起西欧的罗曼语族或日耳曼语族的庞大人称、时态变位要稍微简单,但对完成式与未完成式的区别,两者一般词根相同却变化巨大,表达时非常需要注意区分是持续动作还是一次性动作、定向运动还是非定向运动。因为这种独特的极细致的动词变化体系,斯拉夫语族的语言有时一个词在其他语言中已经可以表达为一句话。比如俄国大文学家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在开头描写关于码头工人工作时用了个独特的由动词不定式变化来的独词句:Вечерело(意为:天黑了。),④一个词即可描述当时的状态,要是换用法语写,就得用三个词了:Il fait noir.而这种现象在斯拉夫语族很普遍。 4语序句法的多样、灵活。由于变格的原因,斯拉夫语的词序就变得灵活多变,主语、谓语、宾语等的顺序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情感来调换达到修饰的效果,跟其他语族的思维顺序可能有时差异较大、无法完全对等复制。比如俄语的一句话:Мне нравится плавать(我喜欢游泳)⑤这里的“Мне”是相当于“我”的间接宾语第三格,按照思路,若用法文生搬硬套地直译也只能成为 Pour moi nager content这样语法错误、表意不明的句子。 总之,依上述归纳,斯拉夫语族的特点大致为三点:(1)严谨而复杂的词的性、格变化(2)动作描述的精细(3)灵活多样的语序。 二、苏东剧变及特点 (一)关于苏东剧变 苏东剧变,是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统称,是指20世纪80、90年代东欧一大批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执政党,由于长期对国家经济民生的建设失误,民生凋敝,于是先后在政治改革下失去执政权力,社会制度从自二战结束以来独立建设的社会主义制度退回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大事。⑥从起初80年代末个别诸如波兰等东欧国家进行政治改革选举而使原社会主义执政党下台开始,及后这种变化蔓延开整个东欧,个别国家伴随流血冲突,到最后苏联的解体为高潮,后来还引起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分裂。此次大事虽然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度进入低潮,但改变了原来世界的东西冷战、美苏争霸的二元格局,迎来了多极化的新时代。 (二)苏东剧变特点 到目前为止,在各界对引起苏东剧变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休克疗法,二是民族冲突。 1休克疗法。关于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曾提出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尽管苏东剧变来得突然,但归根到底,剧变的是政治领域的问题,而政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因此,这场变革终究还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而引起经济问题的根源,就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