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评卷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评卷报告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评卷报告 【摘 要】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值最大的题目,作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考试的成败。评卷报告从作文命题解读,扣分及评分依据,优秀作文的特点及类型,备考建议等四个方面审视今年高考作文,探究作文得分规律。 【关键词】命题解读 评分依据 特点类型 备考建议 一、作文命题解读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展现了一个讨论问题的过程,以老师的感慨开始,以学生的扩展终止,由个别到一般,话语的中心是“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抓住关键词“改变”,从“改变”的利弊、大小、快慢、隐显、因果等方面,选取一点,阐释什么是改变,为什么要改变(或者为什么不能改变),怎样推动(或者如何防止这种改变)等,符合题意。 “改变”会有一个过程,记叙、描写这一过程,展示改变的特征及意蕴,符合题意。围绕“改变”,抒发感情,也符合题意。 从材料中五个讨论者老师、生甲、生乙、生丙、生丁中选取一个或者几个人的见解为话题,紧密联系现实,分析问题,记叙经历,抒发情感,也是符合题意的。 考生如果以“书信的价值”或者“改变”为话题来写作,也符合题意。 二、扣分及评分依据 今年作文均分44.20分,切入分45分,满分作文比去年少。 今年高考作文题没有明确指定写作范围及内容,加之材料形式灵活,导致相当多的考生失分严重,现将主要的失分现象及原因归纳如下: 1.偏离题意 很多考生读不懂材料涵义和命题者意图,匆忙下笔。如写“换个角度看问题”、“月是故乡明”、“人与人的距离”、“勿忘历史”等,导致失分严重,这类作文被判在及格分(36分)以下。阅卷组专家要求评卷教师在内容和表达上都判三类以下。 2.观点不明 众多考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不清,文章的各部分之间对“改变”的看法不统一,甚至自相矛盾。如前一、二自然段承认社会有“改变”,三、四段否认社会“改变”;前半部分赞同社会变化,中间反对,结尾模棱两可。以上作文很难达到切入分(45分)。原因是考生本身对社会了解甚少,没有基本观点。 3.表达不清 考生表达不明除书写潦草和卷面混杂外,更体现在思路和语言上。如有的考生意图是赞同“改变”,却连续举出“改变”带来了“毒胶囊”、“温州动车组事故”、“物价疯涨”等负面事件。有的考生理不清事物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笼统的谈形变情不变等。失分原因是考生平时写作随意,逻辑混乱。 4.内容空洞 将近20%的考生扩写材料、复述谈话内容,粗略地列举一些社会变化现象,即人在变、社会在变、国家在变等,结尾贴上“一切都在变的标签”,或者在开篇和结尾处突然写道“不管社会怎样变,人的心不会变”,而文章主体部分没有具体的阐释和论证。这类作文被判40—44分之间。 5.抄袭短文 一部分考生投机取巧,大段抄袭试卷中的小阅读和散文,阅卷组对这类试卷给予了惩罚性的判分,认为其文品和人品低下,最高不超过10分。原因是平时阅卷不严,让这类考生屡屡得手,高考时“以身试法”。 以上是这次评卷扣分最严重的作文。 三、优秀作文的特点及类型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强调思辨,考查学生生活体验是否深刻丰富细腻,众多考生以真情打动阅卷老师,得到了高分甚至满分。以下是优秀作文的特点及类型。 1.痛斥爱情观的扭曲 众多考生心仪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倡导朴实淳厚的爱情,对电视娱乐节目如“非诚勿扰”中女生赤裸裸的物质贪欲进行批判,痛斥价值观的扭曲,最后感慨“年轻人啊,请尊重真情,莫让一枚钻戒代替了所有的真爱,别让一条项链缠住了幸福的脚步”,呼唤人性的回归,阅卷老师无不为之动容。 2.感恩新时代新变化的美好 有的考生着眼于平常事物,以身边的真人真事为切入点来透视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美好生活。有位考生以“我家的水牛”为题,先叙述这头水牛是我家温饱和农业生产力的象征,接着讲述水牛被村里的耕田机淘汰,不再耕田,再到险些被杀或被卖,最后村里办起了休闲农庄,城里的人与我家的水牛一起演绎农家乐。以点带面、平中见奇,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给农民带来了幸福祥和的生活。 3.痛心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很多考生思想睿智,清醒看到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人情的冷漠、言语的粗俗、行为的功利,让社会处在烦躁和惶恐之中,如有位考生写道:饮食变成了快餐,写作变成了复制,结婚变成了闪婚,离婚变成了闪离……中国啊,请放慢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国民。 4.积淀怀旧与悲悯的情怀 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很多考生留恋已逝的时光,扼守传统的底线,流露了深厚的伤感情怀。如有位考生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如果李清照等的不是大雁传书,而是电子邮件,她还能写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样浪漫的词句吗?……而便捷的代价是过滤掉其中的款款深情,用同一的字体,像机器人一般,呈现文字。而字里行间的情意,便在光缆传输中不翼而

文档评论(0)

tt859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