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蒙诺索夫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简介
资料整理:王绍续
生平简介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1711年(辛卯年)11月19日-1765年4月15日,合儒略历1711年11月8日-1765年4月4日),俄国科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出生于阿尔汉格尔斯卡亚省杰尼索夫卡村一个渔民家庭。1730年到莫斯科考入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1735年转入圣彼得堡科学院附属大学学习。1736年又被送到德国留学。1741年回圣彼得堡科学院,任物理学副教授。1745年8月成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和化学教授。1748年秋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创建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1755年创办了莫斯科大学。1760年他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1764年当选为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院士。1765年4月15日卒于圣彼得堡。
14 岁时,罗蒙诺索夫在读完《斯拉夫语法》和《算术》两本书后,爱不释手,称之为自己的启蒙书籍。然而为了享受读书的乐趣,他却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为了躲过继母凶狠地责骂和讥笑,他常常要忍饥挨饿,躲到僻静无人的地方去看书。1730 年一个寒冬的夜晚,19 岁的罗蒙诺索夫为了争取较好的学习条件,带着两本珍爱的启蒙书,告别家乡,仅凭着借来的三个卢布,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
1731 年1 月,罗蒙诺索夫来到了莫斯科。在遭到一所贵族学校的拒绝后,他冒称教会执事的儿子,进入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他的学习生活异常艰苦。一方面是父亲对他不顾家业,出外学习十分不满,不负担他的生活费,他只能依靠学校提供的一点可怜的津贴,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另一方面则由于他年龄较大,体格粗壮,格外显眼。他又没学过拉丁文,在一群趾高气扬的贵族子弟中,经常遭到冷嘲热讽:“瞧,这个20 岁的蠢货还来学拉丁文!”
然而,所有这一切,罗蒙诺索夫都忍受下来了。他以无比的勤奋和惊人的毅力投入了学习,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拉丁文,并自修了希腊文。读书成为他驱散饥饿和烦恼的最好办法。1736 年初,罗蒙诺索夫在用了五年时间,修完了八年的课程,并取得优异成绩后,被选派到彼得堡国家科学院大学深造。半年后,又被派往德国学习采矿和冶金。1736年秋天先入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等,后到弗赖堡学习矿业和冶金学。在克·伏尔夫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在这里,他深切感受到先进的科学水平,大学生们自由的生活和民主的学术气氛,俄国的学校还无法与之相比。学识渊博的伏尔夫教授治学十分严谨,但又从不以名家自居。他经常告诫学生:“不可以生活在别人的智慧里,即使对著名的学者,也不应盲目信任。”罗蒙诺索夫十分敬重伏尔夫,除听他讲授的数学、哲学、物理学外,又选学了化学、力学、矿山测量、水利工程学课程。他从伏尔夫教授那里,学会了用数学方法阐明复杂的科学问题。这使他后来受益匪浅。
罗蒙诺索夫从来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他力求对每门功课都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在学习上所用的时间总是超过别人。清晨,同学们还在酣睡,他已开始伏案读书,深夜,同学们早已进入梦乡,他的窗前依然闪着烛光。伏尔夫十分喜欢这个勤奋而又善于思索的学生。他在鉴定上写道:“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是位具有卓越才能的年轻人。”“我毫不怀疑,如果他能以同样的勤奋继续自己的学业,回到祖国后,一定能对祖国作出很大的贡献。”在马尔堡苦读的三年中,罗蒙诺索夫精通了德语、法语,更重要的是他开扩了眼界,跟上了欧洲科学发展的步伐,为他后来回国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40 年 6 月,罗蒙诺索夫同德国房东的女儿齐西尔结婚,一年后,回到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抵制官僚和把持科学院的德籍院士的专横,罗蒙诺索夫经常同他们争吵,以致被以“横蛮无礼”拘禁了七个月,直到他避开院长,直接上书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后,处境才有所改善。后来他成为俄国科学院院士中的第一个俄国人。从此,他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1745年8月成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和化学教授。1748年秋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创建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1755年创办了莫斯科大学。1760年他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1764年当选为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院士。罗蒙诺索夫对祖国有着深切的爱。他毕生的活动就是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当时,在彼得堡科学院的一些外国人,看不起科学文化落后的俄国。罗蒙诺索夫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要为俄国科学文化的独立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俄罗斯大地能够
诞生自己的柏拉图
和智力灵敏的牛顿。”
他不仅用这诗来激励别人,也用来激励自己。他只活了54岁,1765年4月15日逝世,只工作了24年,但他把每一分钟都献给了祖国。他对物理、化学都有杰出的贡献,对语言学、文学和哲学都有所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