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防治手_册.doc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鸡病防治手册 扬州市宏典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扬州市宏典动物保健研究所 二O一三年二月 地址:扬州市扬子江北路486号(二十四桥宾馆) 电话 传真 一、鸡新城疫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病原为禽副粘病毒I型的新城疫病毒。特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按禽副粘病毒I型F基因树的分类目前流行株有F基因Ⅶ型和Ⅷ型。F基因Ⅶ型毒株对鹅有高度致病力,对鹅主要引起强下降。 [诊断]病鸡精神委靡,体温升高,不喜活动,瞌睡,食欲减少以至完全不吃。呼吸困难,口和鼻中蓄积多量液体,口中流出液体。腹泻,排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头颈向一侧扭曲或向背后屈曲,步态不稳,作倒退或转圈行动,肢腿瘫痪,翅膀麻痹。 病理变化:具有特征性的病变主要在消化道,腺胃黏膜乳头及其周围有出血点,肌胃角质膜下的黏膜面有出血斑点。整个肠道发生出血性卡他性炎,肠道黏膜面集合淋巴滤泡水肿、出血、坏死和形成溃疡病灶,严重时从浆膜面也能看到,泄殖腔黏膜出血。喉和气管黏膜通常充血或有小出血灶,管腔内蓄积多量污黄色渗出物。 [防制]①有计划地做好鸡群的免疫监测根据抗体水平制定完善的免疫计划和疫苗接种计划;②合理地使用弱毒苗和其它剂型的疫苗;③发病时家畜免疫接种建议使用抗血清或灭活型的疫苗。 二、禽流行性感冒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多种家禽的一种传染性综合征。本病的病原为正黏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型内,随着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糖蛋白的变异性,又可以分成许多亚型。各个亚型的毒株,在抗原性、致病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症状:在自然情况下,毒力较弱的毒株感染鸡群,仅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一般症状,轻度的产蛋下降,死亡率很低。高致病性毒株则可引起病鸡产生全身性败血症症状,常为突然发病,发热,昏睡,并表现呼吸道、肠道和神经系统的症状。病鸡面部和肉髯水肿,皮肤紫绀。 病理变化:高致病性毒株的病死鸡,均显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渗出和坏死变化,最先发生于皮肤、冠和肉髯,腿部和趾部皮肤鳞片发生具有特征性的出血,剥离腿部皮肤,腿肌呈弥漫性出血,胸部皮下水肿,口腔、腺胃黏膜及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胰腺出血,肝、脾、肺、心包膜、气囊、气管黏膜、肠道黏膜、盲肠扁桃体等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的病鸡握囊、腹膜和输卵管表面有灰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防制] ①采取严格执行综合防制措施,杜绝疫病传入;②在兽医的指导下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③按照免疫程度接种禽流感二价油乳剂灭活苗,幼鸡胸肌注射0.3毫升,成鸡0.5毫升有一定保护力。 三、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以全身淋巴样细胞广泛增生,浸润和形成肿瘤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病原属丙亚科疱疹病毒的马立克氏病毒(MDV)。目前发现本病毒Ⅰ、Ⅱ、Ⅲ3个血清型。 [诊断]根据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病可以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皮肤型和眼型4种病型。 1、神经型:病毒侵害外周神经,特征是出现运动障碍,一肢或两肢瘫痪,病鸡常一只脚伸向前方,另一只脚伸向后方,呈“劈叉”姿势。 2、内脏型:急性发作时,病鸡进行性消瘦,最后衰竭死亡。病变器官肿大,色泽变淡,肝、脾、心、肺、肾、腺胃、肠、胰腺、卵巢、睾丸以及肌肉等常出现肿瘤,肿瘤病灶在外观上可能呈弥漫性肿大或结节状,结节多少不一,灰白色,较坚实,切面平滑。 3、皮肤型:皮肤上有小的肿瘤结节形成,毛囊肿大增生,有的增生病灶呈疥癣状,表面有淡褐色结痂,有的病例也有肿瘤形成。 4、眼型:病鸡一侧或两侧眼球的虹膜褪色,色变灰白,瞳孔缩小,边缘不平整,呈锯齿状。 [防制]常规免疫预防方法为1日龄幼雏接种火鸡疱诊病毒疫苗。 四、传染性法氏囊病 本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病原属双股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3-6周龄的雏鸡易感性最高。 [诊断]病鸡显现贫血症状,精神委靡,羽毛松乱,蹲伏无力,排出白色或淡黄色水样稀粪。鸡群往往是突然发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从第3天开始,5-7天内达高峰,以后很快下降。病死率一般达20%~30%,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 剖检特点为病死鸡胸肌、腿肌常有出血斑或弥漫性出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着,输尿管也因尿酸盐沉积而扩张变粗。感染后3天,即见法氏囊明显肿大,比正常增大2-3倍,外形变圆,黏膜有出血斑点,严重时,整个黏膜弥漫出血而呈暗红色。囊腔内充满黏性液体或淡黄色干酪样物质。第5天后,法氏囊体积萎缩变小。 由于免疫中枢器官受到病毒侵害,导致鸡体免疫功能不完全或免疫抑制,会降低以后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也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毒性或细菌性传染病。 [防制]①种鸡免疫;②雏鸡免疫 五、传染性喉气管炎 本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接种鸡胚绒尿膜,绒尿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ixue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