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药 个_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点红 一点红又名叶下红、红背叶、红叶草、红花草、羊蹄草、红背果、石青红等,为菊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南方各省均有分布。性味凉,具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功效。可治菌痢、急性肠炎、泌尿系感染、咽喉炎、跌打肿痛、毒疮等。近年来,我国南方一些地方已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一点红采摘嫩梢供食,沸水焯后,加蒜蓉炒食,作汤。食味柔滑,清香可口。采制?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段,晒干。 ????一、形态特征。一点红株高10-40厘米,根系浅,侧根多,茎直立或近直立,浅绿色,分枝多。耳叶稍肉质,生于下部的叶卵形,琴状分裂或锯齿状,长5-10厘米;上部叶细小,全缘,无柄,抱茎生;叶面灰绿色,叶背常为紫红色。全株含有白色乳汁。四季开紫红色花,头状花序,有长柄,总苞呈圆柱形,瘦果,冠毛白色。 ????二、生长环境。一点红喜温暖、阴凉、潮湿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20-32,较耐旱、耐瘠,能于干燥的荒坡上生长,不耐渍,忌土壤板结。 ????三、栽培要点 ????l、整地施肥。以疏松、稍肥沃的土地种植为好。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做成宽1.5米(包沟)的高畦,注意畦面平整。 ????2、繁殖。一点红一般采用种子繁殖。由于种子小,可与细砂土混匀,在无风的天气播种。春夏播种育苗,苗床施充分腐熟有机肥(亩1500-2000公斤)作基肥,育苗期间注意多淋水,保持苗床湿润,覆盖遮阳网有利于保湿。苗期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当幼苗具3-5叶时定植。 ??? 3、定植。定植的株行距为15-20厘米×20厘米,淋足定根水。直播的分2-3次间苗,定苗株行距与定植的相同。 ???4、田间管理。生长期间适当追肥,肥料宜施用腐熟有机肥,同时注意加强淋水,保持田间湿润,可提高产量和品质。每采收1次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用水淋施,促进新梢发生,提高产量。 ??? 5、采收。植株5-6叶时可采摘嫩梢作菜,采摘时留下基部腋芽发梢,新梢具4-5叶时又可采摘。及时采收可提高产量,过老采收,纤维增加,品质降低。采收期长达4个月,每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 性味?性凉,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制法】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干用。 叶下珠叶下珠,大戟科。别名珠仔草、小蜜柑草、班珠草。一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通常带紫红色,有纵棱。单叶互生,二列,形似复叶,长椭圆形,长0.5—1.5厘米,宽0.2—0.5厘米,顶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圆形,偏斜,背面灰白色,两面无毛,叶於夜间闭合,白天开展;叶柄短,近于无柄;托叶小,披针形。夏秋沿茎叶下面开白色小花,无花柄。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   蒴果无柄,叶下二列着生,近圆形,熟时赤褐色,表面有小鳞状凸起物,呈一列珠状,故名叶下珠;种子灰褐色,有横相沟。花期6—8月,果期9—10月。   我国大陆分布广泛,生于山野埔园田坎路旁。   叶下珠的化学成分含有多种化合物;它具有明显杭乙型肝炎病毒及对肝领伤的保护作用,且毒副作用低微,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摄于浙江师大校园内。 [化学成分]?? 经生药学研究,发现本品主要含有木脂素类、黄酮类、三萜类、鞣质、酚性成分及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其中对木脂素类研究较深入已从珠子草中先后分离出六种成分:(1)苦味叶下珠素;(2)叶下珠次素;(3)珠子草素;(4)珠子草次素;(5)叶下珠新素;(6)木脂素二苄基-丁内脂,显示抗肿瘤活性。Pettit氏等则从尖叶下珠中分离出一种能抑制细胞生长的木脂素苷Phyllanthostatin A。 [药理作用] 1.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Thyagarajan氏等用氯仿提取苦味叶下珠,将所得粗提物,分别配成2%和1%的溶液,再与等量的HBsAg阳性入血清,在370C混合培养48h,结果叶下珠粗提物使血清中HBsAg全部灭活。徐大文等报道叶下珠的水提取液可抑制HBV-DNA转染的2.2.15细胞,在培养液中对HBsAg与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64.5%与39.17%,在体外对HBsAg与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47.62%与49.09%。 2.抗肝细胞损伤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木脂素类的叶下珠素和叶下珠次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Agarwal氏等报道珠子草对烈性酒和CCL4诱发的大鼠肝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它可使ALT、AST和SALP水平下降,脂肪沉积减少,病理组织观察到肝内实质细胞再生。周世文等报道叶下珠抗肝细胞损伤作用机制,将叶下珠提取物在体外与大鼠肝细胞共同孵育,观察结果能抑制CCL4所致肝细胞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膜保护作用有关。Venkateswara氏等报道将6只近期感染WHV的土拨

文档评论(0)

daixue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