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课件】〖必修二〗要点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到“九五”期末:⑴京九铁路全线通车(政治意义) (2000年) ③新中国建立后:发展迅速 ▲“一五”:宝成铁路(西南) ▲“二五”:兰新铁路(西北) ⑵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A铁路修建: B火车机车动力: C火车运行速度: 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崭露头角 1997年起开始大提速,大大提高运行效率 ▲原因: 1.经济不断发展 2.政策推动 3.对外开放程度加深 4.技术不断发展 2.汽车和公路业发展 ①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②清末民初:近代筑路技术传入 ▲原因:⑴旧中国政治腐败、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⑵经济落后,民生凋敝 ⑶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 ③民国时期:修建一些公路,但发展缓慢 ④新中国:发展迅速 ▲原因:⑴新中国的建立,民族独立(前提) ⑵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起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 ⑶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公路大桥 ⑷改革开放的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 ⑸科技进步 一、铁路和公路 冯如 冯如和他的飞机 ——飞机 ①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2.飞机和航空业发展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 ③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④新中国之初,民航业发展有限 ⑤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政策放宽 ▲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 冯如与他设计的飞机 二、水运和航空 2、分析、归纳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特征 动力: 技术: 地区发展差别: 对象: 进程: 种类: 人力、自然力 机械力 平民化、普及化 引进 自制自研 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先慢后快 水陆空 通讯工具的变迁 表现 邮政 有线电报 电话 无线 电报 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 办理;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 局进一步扩展。 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 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到1932年底,还开设了 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 与电话营业局继续增加;1949年11月,中华人民 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电信合一时代。20 世纪80年代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截至2003年 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 (1) 外因 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将工业革命 成果传到中国,并力图控制中国交通. (2)内因 ①各个时期政府的政策的扶持 ②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活动的推动 ③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力 ④科技研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 积极: ①交通和通讯更为便利和快捷,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方式,加快了生活节奏,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②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消极: ③在近代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对中国的掠夺 ④交通发展带来了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能源紧缺等负面影响;通讯工具的电磁辐射有损身体健康 大众传媒: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 第四媒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互联网 第一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 第二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 第三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影视 传 统 三 大 媒 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刊业发展历程: ①兴起:19世纪中前期—90年代 《中国丛报》(1832年)《万国公报》(1868年) 最早:1873年《昭文新报》 (艾小梅 汉口) ▲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办报刊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刊业发展历程: ②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50、60年代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务报》 ⑵辛亥革命: 宣传维新改良思想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 ⑶新文化五四运动: 《民报》 《新青年》 作用:成为宣传先进思想的武器,发挥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⑴戊戌变法 : 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国民党:《中央日报》 作用:为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刊业发展历程: ③繁荣:20世纪70年末—至今(改革开放后) ▲特点: ▲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要点.ppt
- 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细则要点.ppt
- 备课如何背朗读要点.ppt
- 复习专题6_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要点.ppt
- 复习2要点.ppt
- 复习题工艺学要点.doc
- 复习课件: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要点.ppt
- 复数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要点.ppt
- 复数和排列组合要点.docx
- 复习课件[7上]要点.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