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2鉴赏语言之炼句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1122鉴赏语言之炼句解析

贺圣朝·留别   满斟绿醑留君住①,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②?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阅读训练】: 1.作者诚劝友人“莫匆匆归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概括说明。(2分) 2.对“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词人巧用数字,把春色与离愁融合到一起,春色虽好,却被离愁和风雨的力量一一消减;明写春色暗写愁,用“三”“二”“一”几个数字明写春色递减,实极写离愁别绪,遣词精巧,构思新鲜。 【参考答案】:采用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词人巧用数字,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其中的“二分”是“愁”,“―分”是“风雨”。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2分)词人用巧妙的构思来写出了与挚友分别时的愁绪。(1分)(答出“化虚为实”“巧用数字”分析得当也可) 难再相聚。 贺圣朝·留别   满斟绿醑留君住①,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②?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阅读训练】: 2.对“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了以景写情的手法,(1分)词人设想三分的“春色”总体为“二分愁”与“一分风雨”的集合体。明写风雨暗写愁,离别之际的“风雨”象征着纷乱的、充满整个空间的离愁别绪和不忍分别的眼泪。(2分)故词人眼中的三分春色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可见友情之深,离别之难。(1分)(从数量词使用的角度来分析也可酌情给分。)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贺圣朝·留别   满斟绿醑留君住①,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②?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阅读训练】: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感情的方式。联系词作的题目“留别”和诗句“再相逢何处”等词句可以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作者借春色三分写离愁别绪,这种表达方式别具一格。 【参考答案】:这首词是酒席筵前留别之作。全词精心铺叙,情意殷切,表现了诗人伤春惜别的情怀,也流露出人生萍寄之感。(2分)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3分) 贺圣朝·留别   满斟绿醑留君住①,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②?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阅读训练】: 4.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4分) 【参考答案】:①与友人惜别的感伤;②珍惜相聚及时行乐的豪放旷达;③对前途未卜的忧虑;④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5.这首词写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这首词先写离愁,继而排解宽慰,最后怅惘伤感。(2分)“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且高歌休诉”句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变为高亢旷达,表达对友人的劝慰。可是一想到别时容易会时难,明年此时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2分)(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贺圣朝·留别   满斟绿醑留君住①,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②?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下片写情比较曲折,语短情长,表现了作者留别友人时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先写叹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情,再抒劝友人放声高歌的宽慰之情,终发伤来年不知能否重逢的怅惘之情。 6.有人认为这首词的下阕设想奇特,不落俗套,一波三折,对此你有何看法?(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作者思路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这首词作者写相思之情,在构思上一波三折,情感表达也颇具匠心,理清思路,整理即可。 【参考答案】:这首词“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都来几许”,由挚友不得长聚而引起时序更迭、流年暗换的慨叹与迷惘。这两句深化了上阕的离愁。(2分)但作者马上又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用“且高歌休诉”句一变而为高亢旷达。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作者的自我排遣,表现出作者开朗豁达的胸怀。(2分)可是一想到别时容易会时难,明年此时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2分) 休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