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希腊时期和近代的哲学心理学解决方案.ppt

第二章古希腊时期和近代的哲学心理学解决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节 赫尔巴特 一、生平与著作: J.F. Herbart(1776_1841),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代表之一,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心理学教科书》(1816)、《建立在经验、形而上学和数学之上的心理学》(1824—1825)。 二、心理学的性质: 第一,心理活动可以用数学来表达,在此意义上,心理学“能够”成为一门科学。他使用了微积分来量化心理现象。 第二,MIND是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运作的。他反动当时流行的官能心理学。 三、无意识学说: 1、“心理机械论”: “观念”之间具有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力量,这要看它们是否一致。 所有观念都力图在意识中得到表现,因此观念之间互相竞争。同一观念此时出现在意识中,而在另一时则是无意识的。 “自我保持”是指一个观念具有竭力保留在意识中的倾向。 观念就好比一个带有能量的原子,而且具有自我意识。 2、“统觉团”(apperceptive mass): 一组相互一致的观念构成了“统觉团”,或者我们所意识到的相互联系的观念群就构成了统觉团。 统觉团之外的观念即没有意识到的观念。 他使用“压抑”来描述无意识中阻抗 不一致的观念进入统觉团的力量。被压抑下去的观念伺机成为意识的一部分。 他使用“阈限”来描述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边界。 四、郝尔巴特的影响: 第一,心理学至少能成为一门数学式的科学。 第二,他的无意识、压抑和冲突、阻抗的概念,影响了精神分析。 第三,他的阈限概念影响了费希纳。 第四,他的“统觉”概念影响了冯特。 本章思考题 1、简述柏拉图的知识层次理论和灵魂的三分法思想。他的“洞穴的隐喻”意味着什么?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认识或理解水平理论、联想律以及“中庸之道”的动机理论。 3、什么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他对“反射性行为”的机械分析有什么意义?什么是他的“二元论的”相互作用论? 4、简述洛克的“白板说”。他的“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特定涵义是什么? 5、休谟的“印象与观念”、“简单观念与复合观念” 之间是什么关系?他的“联想律”是什么?他是如何分析“心理因果性”的? 6、莱布尼茨的“天赋”概念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什么不同?简述他的无意识学说(包括他的微觉、统觉、阈限概念)。 7、康德怎么样看待心理学的性质?“先验”与“先天”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和“范畴”(或知性纯概念)?感性与知性的关系是什么?康德对当代心理学的启示是什么? 8、简述赫尔巴特的无意识学说(包括他统觉团、压抑、阻抗、阈限的概念) 本章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熊哲宏:《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世英主编:《世界思想家译丛》中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中华书局,2002—2003。 * * 他把哈维(HARVEY,W. 1578_1657)血液循环的发现作为身体功能是机械的进一步证据. 六、对心理学的贡献: 第一,对反射性行为的机械分析可以被看作“刺激反应”心理学和行为主义的开端。 第二,将大脑看作行为的中介,清晰而详细地阐明了心身关系。 第三,他开创了近代生理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 第四,对纯粹主观经验的研究,使他成为一位最初的现象学家。 第四节 洛克 一、生平与背景: John Locke (1632_1704),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哲学心理学中经验主义知识论的系统建构者,也是联想主义的先驱之一。 心理学代表作《人类理智论》(1690)。 二、经验主义认识论: 1、对“天赋观念”的反驳: 《人类理智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笛卡尔哲学的反驳。 人并非生来就有天赋观念,不论它们是道德的、神学的、逻辑的,还是数学的。他说: “我们可以假定人心如白纸,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那么它如何会有了那些观念呢?… …我可以用一句话来答复说,它们都是从经验中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无论是所知觉到的外部可感物,还是所知觉、所反省到的内部心理活动,我们都能观察到,所以我们的理智才能得到思想的一切材料。这便是知识的两个来源。” 2、感觉和反省: “观念”只是思考时运用的一种心理表象。 一切观念来自感觉和反省。“反省”就是心灵自我反思的能力。 他坚持认为一切知识最终都是源自感觉经验,但他又认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