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伤性凝血病Coagulopathy?of?Trauma 创伤性凝血病Coagulopathy?of?Trauma 是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打击下,机体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 凝血功能障碍 DIC DIC的原因及机理: 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2.组织严重破坏,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DIC的发病机制 损伤内皮细胞 激活血小板 抗凝蛋白减少 激活凝血系统 破坏红细胞 释放白细胞促凝物质 激活补体系统 DIC的诊断 有引起DIC的基础疾病存在 有DIC 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抗凝治疗有效 国内标准 一、临床诊断 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大型手术创伤等。另有下列二项以上临床表现: 1.严重或多发性出血; 2.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 3.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 4. 抗凝治疗有效。 二、实验诊断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1.PLT进行性下降100×109/L(肝病、白血病50×109/L),或有两项以上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血浆水平升高:β-TG,PF4,血栓烷B2(TXB2),P-选择素。 2.血浆Fg含量1.5g/L(肝病1.0g/L,白血病1.8g/L)或4.0g/L,或呈进行性下降。 3.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60mg/L)或血浆D-D水平较正常增高4倍以上(阳性)。 4.PT延长或缩短3s以上(肝病5s),APTT自然延长或缩短10s以上。 5.AT-Ⅲ:A60%(不适用于肝病)或蛋白C(PC)活性降低。 6.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GL:Ag)200/L。 7.因子Ⅷ:C活性50%(肝病必备)。 8.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80pg/ml或凝血酶调节蛋白(TM)较正常增高2倍以上。 ISTH(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 DIC 专业委员会根据体内稳定调节功能紊乱情况,将DIC 分为两类: (1)非显性DIC (Non-Overt DIC),指止血机制处于代偿状态的DIC,即pre-DIC; (2)显性DIC(Overt DIC),指止血机制处于失代偿状态的DIC ,即临床典型DIC 。 ISTH Diagnostic Scoring System for DIC Scoring system for overt DIC ?? Risk assessment: Does the patient have an underlying disorder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overt DIC?????If yes: proceed????If no: do not use this algorithm?? Order global coagulation tests (PT, platelet count, fibrinogen, fibrin related marker)? ?Score the test results???? ??Platelet count (100?×?109/l?=?0, 100?×?109/l?=?1, 50?×?109/l?=?2)??? ???Elevated fibrin marker (e.g. D-dimer, 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no increase?=?0, moderate increase?=?2, strong increase?=?3)???? ??Prolonged PT (3?s?=?0, 3 but 6?s?=?1, 6?s?=?2)??? ???Fibrinogen level (1?g/l?=?0, 1?g/l?=?1)?? Calculate score:????≥5 compatible with overt DIC: repeat score daily????5 suggestive for non-overt DIC: repeat next 1–2?d Scoring system for diagnosing DIC 非显性DIC 与显性DIC 的诊断基本类似,不同的是: (1)非显性DIC 的诊断不包括FIB,因为只有出现显性DIC 时,由于广泛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以及继发过度纤溶的作用,导致纤维蛋白原被大量消耗或降解,使得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低; (2)考虑纳入动态监测的主要指标包括PLT 、FDPs、PT 的变化趋势; (3)适当地纳入部分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如抗凝血酶(AT)、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