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考复习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复习学案解析.doc

2016学考复习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复习学案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学考复习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复习学案解析

高二学考复习之《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复习目标、理解宾主互衬,虚实相衬的写作特点;、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3、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关于豪放派词 豪放派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词句鉴赏 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思考: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品读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⑴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 ⑵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嫌出作者的壮志未酬对照课文下注释通读全词做到初步理解并注意以下词语。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探讨用典的意义和作用。(一)明确什么是用典,掌握用典的作用。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二)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1.分析研讨用孙权、刘义隆典。 ①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②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词人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③追忆两位就在京口起步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激发起词人的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爱国豪情,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呢?因此,用此二人典,又蕴含了什么意思?2.分析研讨用刘义隆典。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 ②用典的用意何在?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 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写的是什么?②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4.分析研讨用廉颇典。 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5.小结。 辛弃疾不愧为“用典”高手,用典来借古讽今,用典来抒发自己含蓄而深沉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景、典、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孙仲谋——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 寄奴——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归纳全诗。 廉颇——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念奴娇 赤壁怀古》复习学案《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句鉴赏①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②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