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二章技术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环境的概念:围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及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和。 分类: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人与环境的关系 1、人与环境之间物质的统一性 体内化学元素含量 2、双向作用 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3、对健康的双重性 氟的利弊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健康 一、有利因素 正常化学组成的空气、水、土壤、适宜的太阳辐射,良好的微小气候和优美的绿化等,对健康有促进作用。 水俣病 二 有害因素 1、自然灾害 2、有毒有害动植物 六斑刺河豚 河豚中毒症状 唇、舌和手指有轻微麻痹和刺痛感 麻痹逐渐加重,随即发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肢端、全身麻痹,语言不清,运动失调 呼吸困难,知觉丧失,呼吸麻痹导致死亡 凡中其毒,以芦根汁和蓝靓饮之,陈粪清亦可 严嵩 河豚宴 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 苦杏仁、夹竹桃 蓖麻籽 3.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 4.病原体 鼠疫杆菌 新疆出血热 二、次生环境与健康 环境污染:自然或人为的原因,使环境构成或状态变化,扰乱破坏了生态系统,对人和生物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潜在的有害影响。 1.化学性 2.物理性 3.生物性 1.化学 二恶英 (德国):毒性十分大,是砒霜的900倍 ,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 (4000家农场关闭,销毁了10万枚鸡蛋 ) 重金属、农药 三岁娃爱在路边数汽车 长期吸尾气导致铅中毒  中南医院儿科教授谷小华说,汽车尾气中含有较多铅尘,而尾气多流动于离地面1米左右的大气中,这正好是3岁左右儿童的呼吸范围,而儿童消化道的铅吸收率是成人的5-10倍,年龄越小越容易吸收。 铅的神经毒性作用会对儿童的行为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so2 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 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硫酸厂等生产过程 So2的危害 刺激眼及呼吸道 诱发局部炎症或腐蚀性组织坏死 引起哮喘 中药干货SO2熏蒸 2.物理性污染 氡是镭变过程中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可以发出放射线, 引起肺癌 氡主要来源于建筑物的砖、石(花岗岩)中,在空气中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 3.生物性污染 (三)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1、直接危害 (1)急性中毒:由大量的环境污染物于短时间内进入机体所致。a. 急性烟雾:如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我国兰州等汽车多、污染严重的城市都有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 2)其他急性危害性事件:如农药、核泄漏辐射等,如日本3月11日下午发生的地震后福岛的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等。 博帕尔农药泄露 2)、慢性危害:指环境污染物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 有如下特征: a.机体抵抗力下降,患病率、死亡率升高,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 b.长期作用时可直接造成机体某些慢性疾病 c.某些化学物质如铅、砷、氟等及其化合物,某些脂溶性强不易降解的在机化合物如有机氯类进入人体长期蓄积会影响下一代。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灾难。白俄罗斯儿童患甲状腺癌、白血病的数量迅速增加,新生儿生理残疾者剧增。白俄罗斯戈梅利地区的儿童甲状腺癌的比率,核事故发生后上升了200倍;某些地区甚至上升了2000倍 (3)远期危害:指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1)致畸:指胎儿引起胎儿形态结构上异常的作用称致畸作用,表现为体表四肢畸形和内脏器官缺陷,占10%左右。 2)致癌:环境因素总的占70%—80%,其中:化学的80%--90%,病毒的5%,放射性的占5%。 3)致突变:突变指机体的遗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突然的变异。体细胞-----异常增殖成肿瘤;生殖细胞-----不孕不育、早产、或畸形、遗传性疾病。如烟尘中的苯并芘,工业中的如苯、有机氯农药等。 反应停事件 (4)非特异性损害:多发病的发病率升高,机体抵抗力下降,劳动力下降等。 2、间接危害: (1)影响微小气候和太阳辐射:烟尘形成云雾----吸收太阳直射光和散射光-----影响 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即杀菌作用)。 (2)温室效应:燃料产生出大量的CO2排入大气,森林中缺乏植物吸收---- CO2含量上升----温室效应(气温转暖------因能吸收红外线等长波辐射) (3)臭氧层出现空洞:氯氟类化合物、氧化二氮、四氯化碳和飞机在平流层的大量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减弱其遮挡吸收短波紫外线能力-----皮肤癌、白内障,也可杀伤其他生物。 (4)形成酸雨:降水的PH小于5.6称酸雨。SO2、NO2溶于水中,经过氧化、凝结而成。燃烧高硫煤,气候潮湿,气流不畅,酸雨污染严重----腐蚀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破坏农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