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00解析
多种史观看待鸦片战争 ⑴文明史观:战争的本质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 ⑵整体史观: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之中。 ⑶近代化史观: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东西,近代化运动思潮开始出现。 ⑷革命史观:战争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到民主革命时期。 ⑸辩证史观: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灾难,也带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既有破坏性使命,也有建设性使命。 ⑹民生史观:战争引起的阵痛使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广大人民生活困难,各种矛盾加剧,社会急剧动荡。 多种史观看待通商口岸 ①革命史观: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②近代化史观: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近代化发挥带头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③整体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文明史观: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地方,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⑤社会史观: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⑴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了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⑵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⑶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⑷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1)从整体史观角度: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角度: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现代化史观角度: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角度: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一、中国古代史时空整合 1.先秦时期(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阶段特征】先秦 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主要表现】 (1)政治上: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2)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男耕女织、自 给自足是其基本特点,延续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3)思想文化:出现了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 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 【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表现】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 (2)经济上: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 (3)思想上: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曹魏建立~581年隋朝建立)——古代中华文明曲折发展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郑州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测试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2016年金融双学位《基础会计学》习题集解析.doc
- 2016年金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 2016年锐角三角函数分类解析.doc
- 2016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分析解析.doc
- 2016年郑州三检文科数学卷解析.doc
- 2016年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doc
- 2016年陕西省石泉中学高考化学冲刺:常见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1张ppt)解析.ppt
- 2016年领导干部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统一考试)参考题库解析.docx
- 2016年颁发的建筑行业资质新标准解析.doc
-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1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含精析)解析.doc
- 2016年高考命题预测:化学科《考查创新能力》题组解析.doc
- 2016年高考政治哲学唯物论选择题精选50道解析.doc
-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解析.ppt
- 2016年高考备考资料:立体几何专题解析.doc
-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6立体几何解析.doc
- 2016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五 立体几何课件 理解析.ppt
- 2016年高考文言文第二轮复习:分析综合知识点解析.ppt
-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数试题解析解析.doc
- 2016年高考模拟题化学(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