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含碘最高的食物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海带含碘量最高,干海带中达到240毫克/千克以上; 其次为海贝类及鲜海鱼(800微克/千克左右)。 陆地食品则以蛋、奶含碘量最高(40微克/千克~90微克/千克),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碘量低于肉类,植物的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5%碘酊的配制 处方: 碘50克 碘化钾10克 蒸馏水10毫升 乙醇(95%)适量,全量1000毫升 制法 :取碘化钾加蒸馏水10毫升溶解后,加碘与适量乙醇,搅拌至溶解。再加乙醇使成1000毫升,即得。用于皮肤消毒。 ?碘酒的成分是什么?如何配制? 《医用化学基础》 护理专业 第二章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一章 引子 (补) 原子结构 第一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卤族元素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原子结构的知识,初步 认识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与它们的化 学组成和内部结构有关。本章我们将学习化学科学里的重要理 论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率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元素性质与原 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 律。 第一章 引子 课题引入 E:\王慎海教学\2014-15第一学期\第二章 元素及化合物\核弹爆炸视频: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全过程,高清视频.flv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 现代原子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原子是实心球 “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 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 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在核周围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为了探明原子内部正电荷 是否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体中,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一粒 粒地散布在里面。也即检验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式” 的原子结构模型,选择了a粒子作为“炮弹”来打碎原子,做了 a粒子散射实验. 他当时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作出预测,认为当a粒子穿 过原子时,有的会反弹回来,有的会发生偏转,这是他经 过周密思考提出来的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卢瑟福是如何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他认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电 子 云 现代原子结构学说 复习 一、原子的组成 原子的组成 质子 (带正电) Z个 原子核 中子 (A-Z) 原子( ) 核外电子(带负电) Z个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n为电子层数);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1.电子由内向外依次排布;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原子组成 部分元素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示意图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动手画画: 根据元素周期律,请把1—18号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电子层相同的由左到右排成同一横行,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由上到下排成纵行,排成一个表格。 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1 H 2 He 3 Li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