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吐蕃文学术研讨会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吐蕃文学术研讨会综述

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图分类号] G35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57(X)(2009)03-0233-04      2008年8月2日5日,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敦煌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地及台湾地区的敦煌学、吐蕃研究专家汇集敦煌莫高窟,对吐蕃统治敦煌期间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论文可分5部分:敦煌与藏族早期历史及原始宗教研究、敦煌与吐蕃历史研究、敦煌吐蕃石窟研究、敦煌吐蕃文献研究与敦煌吐蕃文化综合研究。      一、敦煌与藏族早期历史及原始宗教研究      有关敦煌与藏族早期历史及原始宗教研究方面的论文共有3篇。中央民族大学罗秉芬教授《象雄   语文献和象雄文化》一文,介绍了3份被认为是用藏文字母转写的象雄语文献:IO.755、P.T.1247、   P.T.1252,简述了象雄文化与西藏文化的关系,特别是藏文创制、藏医起源、佛教中的苯教仪轨等问题。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巴桑旺堆研究员《西藏新发现的苯教写本》一文,介绍了2006年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当许镇噶塘蚌巴奇旧塔发现的苯教文书的情况,该文献已以《当许出土吐蕃苯教文书合编》为名于2007年出版。书中收录的4部苯教文书是极其珍贵的吐蕃末期古写本,也是继敦煌出土了大批吐蕃文献以来第一次在西藏本土发现的、与敦煌吐蕃文书属于同一类型的苯教古文书,史料价值极高,学术研究价值极大。四川民族研究所的周锡银研究员、袁晓文研究员、张朴副研究员合著《藏族原始宗教遗存与敦煌吐蕃文献》一文,认为藏族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包括藏族原始宗教的崇拜与信仰、巫师与巫术、征兆与占卜、原始信仰的活动方式、原始信仰的礼仪、神话与传说以及原始宗教的演变等,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有关藏族原始宗教的记载对研究原始宗教很有意义。      二、敦煌与吐蕃历史研究      敦煌研究院文献所马德研究员《论敦煌在吐蕃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一文认为,公元8、9世纪吐蕃统治敦煌以来,几代吐蕃赞普曾在敦煌指挥作战和处理国家政务,吐蕃王朝在敦煌大举进行封建改革,真正接纳了唐朝等邻国的先进经济文化,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促进了吐蕃社会的重大变革;赞普的王妃和宰相在这里组织和主持了佛经的翻译、抄写和传播事业,使敦煌一度成为吐蕃的文化中心。敦煌历史上作为吐蕃文化中心的事实证明: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吐蕃民族和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南民族大学高瑞教授和李吉和教授合著《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汉蕃文化互动初探》,认为吐蕃介入河西,并与当地的主体民族汉族和主导文化汉文化发生接触,产生交流,推动了汉蕃文化之互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张云研究员《〈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与松赞干布生平事迹》一文认为,对于研究吐蕃历史,特别是松赞干布时期历史来说,《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无疑是除了金石碑刻之外最为重要的藏文史料,据此对松赞干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新考释。西北民族大学扎西才让教授《敦煌文献P.T.849中部分藏文的名称与藏族史书文献对比研究》一文,利用敦煌文书资料对比藏文史书的记载,探讨了吐蕃时期的松赞干布、赤德松赞和赤热巴巾三王和达磨后裔云丹、沃松两王的称谓及相关历史问题。青海民族学院旦正教授《评析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人物传说》一文认为,敦煌古藏文写卷中的人物评价有资料性,艺术性,非佛教色彩的朴实性和思想性等特点。西北民族大学兰却加教授《从敦煌藏文写卷看吐蕃统治瓜沙时期的政策方略》一文,根据有关古藏文写卷中的记载,对吐蕃经营瓜沙期间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实行的施政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有利于时代发展和顺应历史潮流的政治方略。民族文化宫的先巴《吐蕃告身制度有关疑点与敦煌地区实施的灵活性研究》一文认为,最早的有关吐蕃告身的记载是在松赞干布之父伦赞时期,且告身制度有文武之分,据P.T.1071《狩猎伤人赔偿律》,吐蕃告身分为12级。吐蕃王朝在新征服的地区施行了告身制度,并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灵活性。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扎西东主《吐蕃末代赞普乌东赞身世探析》一文认为所谓乌东赞普遗腹子沃松并非其亲子,而是热巴巾之子。西藏大学图书馆夏吾卡先《再谈英藏敦煌文献TBJ731〈马与野马分开故事〉的历史背景与地名》,通过对这部文献的地理背景及原文所现的人名和地名的分析,以及与其他敦煌文献和2006年西藏山南出土的噶当文献、古苯教文献等的对比研究,认为该文是一部以西藏前佛教期苯教文化浓厚的古象雄和林芝等地为主要地理范围,表现上古西藏联邦时代相互间战乱现象的一部文献。      三、敦煌吐蕃石窟研究      台湾圆光佛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