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开题报告范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论开题报告范本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含论文综述) 系 ( 院 ): 地球科学学院 所属教研室: 资勘教研室 课题名称: 桂北摩天岭花岗岩体片麻状 定向构造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专业(方向): 资源勘查工程 班 级: 资勘06XX 学号X 学 生: XX X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 教授 开题日期: 2010年3月1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⑴ 课题名称;⑵ 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⑶ 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 1、课题来源,项目名称: ◆课题来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桂北元古代九万大山地体叠加伸展构造及其与锡多金属成矿关系[桂财教 (2006)40-180] 2、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 花岗岩类中出现片麻状或似片麻状构造,在野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质现象,过去许多地质工作者虽也注意到这种现象,但对它们的研究则很不够,都笼统地定为片麻状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如花岗结构还较明显的,就定为老花岗岩,对变质深些具花岗变晶结构的,则当作前寒武纪片麻岩老地层(袁奎荣,1984)。相应于不同的应变类型,花岗岩中的定向组构可以仅是叶理、线理或两者均有发育,在野外需仔细观察方可区分(洪大卫,1989)。 随着花岗质岩石构造研究的深入,地质工作者对花岗质岩石的片麻状构造成因进行了探讨,袁奎荣将其分为六类:原生流动、同生应力、底劈穿刺、后生应力、区域变质、交代残余定向构造;而从流变学角度看,片麻理也被认为是岩浆流动到固态流动或变形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刘树文,1991)。有时片麻理定向构造可能受后期多种构造作用的迭加,如北秦岭灰池子复式岩体中的面理主要是同构造与区域构造共同作用的复合面理(李伍平,1996);九岭岩体中的片麻状岩石为韧性变形的产物(崔学军,1996);天湖东片麻状花岗岩石的成因与深源岩浆的底侵和内侵有密切联系,同时围岩的韧性剪切加速了花岗岩形成作用的进行(张遵忠,2004)。其中后生韧性剪切作为花岗岩片麻理的一种重要形成机制,常对早期的片麻理构造进行后期改造(程裕淇等,1963)。同一地区又可同时出现几种不同成因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如广西越城岭花岗岩体定向构造的成因类型有5类:断裂变质与剪切深熔构造、韧性剪切构造、残留区域变质构造、拟态交代与生长构造、碎裂流动构造(梁金城,2002)。 花岗岩变形组构是近20年来构造地质学和花岗岩岩石学领域中比较重视的研究内容。它不仅是岩体定位过程的记录,而且还是定位后期和定位后的区域构造变形记录,它们作为巨大的应变标志体孕育着丰富的区域变形信息(王涛,2007)。因此查明不同花岗岩类片麻状构造的成因,不仅有理论意义,还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3、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 桂北三防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南边缘的江南台隆(黄汲清,1983)。沉积了元古代、古生代地层。北部以中元古代四堡群和晚元古代丹洲群为主,外围有震旦系分布;南部以泥盆系和石炭系的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与下伏寒武系、震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经历四堡、雪峰、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等多期次构造运动,褶皱和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有四堡期火山或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基性—超基性、中酸性岩浆岩。雪峰期则为大面积酸性岩浆侵入,构成了本区岩浆岩的主体(张桂林,2004)。 摩天岭和元宝山岩体中片麻状构造较早被认为是岩浆在冷却凝结的过程中遭受同构造挤压形成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1966,1967,1968),并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认为是动力变质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的产物,用断裂变质作用很难解释其成因(汪绍年,1988)。后来,在摩天岭岩体中发现了大型NNE向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中的岩石为花岗质糜棱岩(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995;梁国宝等,1997),但均未提到区内的定向构造类型。张桂林(2004)首次在摩天岭花岗岩体中厘定了大型正滑型韧性剪切带,为加里东晚造山期—后造山阶段,为该区的韧性剪切带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几何学和运动学数据,观测到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面理的倾向为240°~280°,倾角为40°~63°,但却未对不同定向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仅对区内的韧性剪切成因的定向构造研究较多,而对摩天岭花岗岩中定向构造的全面研究较少。因此,本选题将该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细致深入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研究,基本查明摩天岭花岗岩体中片麻状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了解和恢复花岗岩形成时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条件,恢复岩体形态,研究岩体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