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死亡哲
第三章,死亡哲学《鬼谷子》第三章“内揵第三” 原文+注解+译文(2009-06-12 07:20:13)转载标签:留学触龙赵王鬼谷子麦克阿瑟日本文化 《鬼谷子》第三章“内揵第三” 原文+注解+译文进策术内①揵②第三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③,近而疏④;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曰进前而不御⑤,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⑥。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邑⑦。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蛈母⑧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曰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⑨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⑩。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11),议论去就(12)。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13)。外内者必明道数(14),揣策来事(15),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16),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17),下乱不寤(18),揵而反之(19)。内自得(20),而外不留说(21),而飞之(22)。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23)为大仪(24)。 [注释] ①内:纳的意思,也就是叙述自己的观点。②揵(jiàn)通楗,本义为门闩。有坚持的意思,又有承担、关闭、堵塞、束缚等意。③远而亲:看似疏远,其实极亲密。④近而疏:看似亲密,其实极为疏远。⑤御:“用”的意思。⑥素结本始:素,平常,本始,本源、根本。本篇指在君臣心灵之间,紧紧的联着一条绳子。⑦采邑:就是封地。⑧蛈母:就是土蜘蛛,每当出入巢穴时,都要一一把穴口加盖以防外敌。⑨类:类似、共同点。⑩术:技能、谋略、手段。(11)先取《诗》、《书》,混说损益:引用“诗经”和“书经”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加以褒贬。(12)议论去就:议论是否应该作。(13)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从内运动可使情合,在外运动可使情离。(14)外内者必明道数:在决定内外大事时,必须明白道理。(15)揣策来事:推断将来的事情。(16)产业:产是谋生,财产。业是事情、经营功绩。(17)上暗不治:是说君主昏庸不能推行善政。(18)下乱不寤:百姓叛乱而不能辨明事理。寤通悟。(19)揵而反之:固守己见,也会使事物走向反面。(20)自得:君主自以为贤明。(21)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进言。(22)飞之:褒奖的意思,飞是表扬。(23)退:保全。(24)大仪:大法,大原则。 [译文] 君臣上下之间的事情,有的距离很远却很亲密,有的距离很近却很疏远。有的留任在身边却不使用他,有的离任以后反受聘请。有的天天都能见到君主却不被信任,有的离君主十分遥远却被思念。凡是事物内部都有规律,任何平常的东西都与本源相结合。或者用道德相结合,或者用朋党相结合,或者靠钱物相结合,或者靠封土相结合。要想推行一种主张,就要做到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聘用就聘用,想思念就思念。就好像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痕迹,进去时不留痕迹,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制止它。所谓“内”就是接受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献谋策。所以说,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趣不一;在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再被反聘的人,是因为他的主张被变化着的现实证明可行;每天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行为与实情相悖;距君遥远却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正与决策者相合,正等他参加决断大事。所以说,在没有看清对方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定然没有好结果。只有了解情况,依据实际确定方法,去推行自己的主张,才可以出去,可以进来;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圣人立身处世,就是依据此理而有先见之明,议论万事万物。其先见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和计谋。首先是《诗经》和《书经》的教诲,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最后讨论是就任还是离职。要想与人合作,就要在内部努力,要想离开现职,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处理内外大事,必须先明确理论和方法,会预测未来,并善于在各种疑难处,当机立断。在运用策略时没有失误,从而建立功业和积累德政。管理百姓,要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做内部安定,团结一致。如果国君昏庸不理国家政务,基层纷乱不明,为臣理事,各执己见,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以为是。在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