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高二数学苏教版必修5课件:1.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二)
§1.3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二)内容索引Contents Page明目标知重点探要点究所然0102当堂测查疑缺 0403明目标、知重点1.能够运用正、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2.能够运用正、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几何中的角度、距离及面积问题.探要点·究所然情境导学有人说物理学科中的题实质上是数学的应用题,事实上学习物理离不开数学,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节课我们来研究正、余弦定理在力学和平面几何中的应用.探究点一 正、余弦定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例1 作用于同一点的三个力F1,F2,F3平衡.已知F1=30 N,F2=50 N,F1与F2之间的夹角是60°,求F3的大小与方向.(精确到0.1°)解 F3应和F1,F2的合力F平衡,所以F3和F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1OF≈38.2°,从而∠F1OF3≈141.8°.答 F3为70 N,F3和F1间的夹角为141.8°.反思与感悟 在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力、速度等的合成问题时,通常都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解这些三角形,得出实际问题的解.跟踪训练1 如图,有两条相交成60°角的直路XX′,YY′,交点是O,甲、乙分别在OX,OY上,起初甲离O点3 km,乙离O点1 km,后来甲沿XX′的方向,乙沿Y′Y的方向,同时用4 km/h的速度步行.(1)起始两人的距离是多少??解 设甲、乙两人起初的位置是A、B,则AB2=OA2+OB2-2OA·OBcos 60°=32+12-2×3×1×=7,∴起初,两人的距离是.?(2)t h后两人的距离是什么?解 设甲、乙两人t小时后的位置分别是P、Q,则AP=4t,BQ=4t,当0≤t≤时,PQ2=(3-4t)2+(1+4t)2-2(3-4t)(1+4t)cos 60°=48t2-24t+7;当t时,PQ2=(4t-3)2+(1+4t)2-2(4t-3)(1+4t)cos 120°=48t2-24t+7,所以PQ=.答 在第15分钟末,两人的距离最短.探究点二 正、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例2 如图所示,已知半圆O的直径为2,点A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OA=2,点B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以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求B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CB面积最大.解 设∠AOB=α,在△ABO中,由余弦定理得AB2=12+22-2×1×2cos α=5-4cos α,α∈(0,π),反思与感悟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题时,要学会审题及根据题意画示意图,要懂得从所给的背景资料中进行加工、抽取主要因素,进行适当的简化.?跟踪训练2 如图,在△ABC中,BC=5,AC=4,cos∠CAD=且AD=BD,求△ABC的面积.解 设CD=x,则AD=BD=5-x,在△CAD中,由余弦定理可知cos∠CAD==.解得x=1.探究点三 测量方位角求高度问题例3 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远处一山底C在西偏北15°的方向上,行驶5 km后到达B处,测得C在西偏北25°的方向上,仰角为8°,求此山的高度CD.(精确到1 m)解 在△ABC中,A=15°,C=25°-15°=10°,CD=BC×tan∠DBC≈BC×tan 8°≈1 047(m).答 山的高度约为1 047米.反思与感悟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题时,要学会审题及根据题意画方位图,要懂得从所给的背景资料中进行加工、抽取主要因素,进行适当的简化.跟踪训练3 如图,为测得河对岸塔AB的高,先在河岸上选一点C,使C在塔底B的正东方向上,测得点A的仰角为60°,再由点C沿北偏东15°方向走10 m到位置D,测得∠BDC=45°,则塔AB的高是________ m.解析 在△BCD中,CD=10 m,∠BDC=45°,∠BCD=15°+90°=105°,∠DBC=30°,1234当堂测·查疑缺 1.一艘海轮从A处出发,以40 n mile/h的速度沿南偏东40°方向直线航行,30 min后到达B处,在C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南偏东70°,在B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C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n mile.1234解析 如图所示,由已知条件可得,∠CAB=30°,∠ABC=105°,∴∠BCA=45°.123412342.如图所示,D、C、B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的仰角分别是β、α(βα).则A点离地面的高AB=______.1234123412341234∴∠BAC=30°.而∠ABC=60°,故△ABC为直角三角形;呈重点、现规律1.在研究三角形时,灵活根据两个定理可以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4走进技术的世界章末复习(课件)-高一通用技术上册.ppt
- 《导学教程》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4讲 核酸、糖类与脂质Word版含解析.doc
- 《导学教程》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七单元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Word版含解析.doc
- 《导学教程》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1讲 走近细胞Word版含解析.doc
- 《导学教程》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三单元第1讲 酶和ATPWord版含解析.doc
- 《导学教程》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七单元第2讲 染色体变异Word版含解析.doc
- 《导学教程》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七单元第3讲 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Word版含解析.doc
- 《导学教程》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九单元第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Word版含解析.doc
- 《导学教程》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八单元第4讲 免疫调节Word版含解析.doc
- 《导学教程》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九单元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