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延职院-油气开采技术-2016年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申报书解读
附件2
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申 报 书
名 称
专 业 名 称
负 责 人
联 系 方 式
教务处 制
年月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页码要清楚。
3.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油气开采技术 所在院系 石油工程系 修业年限 3年 本专业设置时间 2006年 首届毕业生时间 2009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415人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300万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名 武世新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9.9 学 位 硕士 学 历 研究生 所学专业 矿物学等 毕业院校 长江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系副主任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陕西延安枣园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电 话 办公0911-8235874 手机 电子信箱 wshx0551@126.com 邮政编码 716000 主要教学成果 担任全国高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陕西省首批高职重点专业暨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陕西省示范建设专业--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曾获得延安市优秀教师、学院评估工作先进个人、学院专业综合改革先进个人、“延安市推动科学发展”创业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奖项。主持完了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市级科研课题2项,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先后编写了4本实训教材,公开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7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担任《延安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指导书二、主要参与人员
学历/学位 职称/职务 承担工作 王岩 研究生/硕士 讲师/教研室主任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建设、 辛颖 研究生/硕士 讲师/教研室主任 师资队伍建设 杨红丽 研究生/硕士 讲师/教研室主任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高瑶 本科/学士 副教授/专任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 刘阿妮 研究生/硕士 讲师/专任教师 学生实践能力建设 骆薇 研究生/硕士 讲师/专任教师 学生实践能力建设 云颜舒 研究生/硕士 讲师/专任教师 校本特色教材建设 高焰 本科/学士 讲师/专任教师 资源共享课建设 赵怡 研究生/硕士 讲师/专任教师 资源共享课建设 罗红芳 硕士学位 讲师/专任教师 校企合作相关制度修订 郝海彦 硕士学位 讲师/专任教师 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宋文 硕士学位 讲师/专任教师 教学资源库建设 唐小刚 硕士学位 讲师/专任教师 教学资源库建设 屈元茹 本科/学士 助教/专任教师 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陈思 研究生/硕士 助教/专任教师 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燕伟 本科/学士 讲师/专任教师 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
位 承担工作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合作机制研究和制度修订。 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课程体系修订。 中石化镇泾第一采油厂 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制度修订、订单班制度修订 延长油田井下作业工程公司 学生实训实习管理制度修订、教师企业锻炼制度修订 延长石油勘探公司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顶岗实习制度修订。 四、建设目标
(含子项目名称、数量)教育观念新、校企融合度高、社会认可度高、就业质量高、改革成效显著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适应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示范和引领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油田化学应用技术陕西省高职实训基地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实训中心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有效满足区域内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五、建设方案
(限800字,详细建设方案另附。)
油田化学应用技术陕西省高职实训基地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2)按照企业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了基于油气开采过程的课程体系。
(3)依据学生的实际,在保证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减少理论教学课时,增加与现场工作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课时,加大实训的力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水平。
(4)探索和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动态跟踪和反映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品德等情况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改革。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改革课程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pptx VIP
- [运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明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专业解读课件.pptx VIP
- 高中数学精品讲义:三角函数的概念(五大题型).pdf VIP
- 2025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pdf VIP
- 20240320可用性工程(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空白模版.docx VIP
- GB_T 32151.14-2023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4部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 兽医内科病 兽医学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