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生物进化的证据5解决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生物进化的证据 枭头贝贝壳化石 一、化石 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他们生活的遗迹。从时间上全新世之前的地层中挖掘出的才可称之为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化石就能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当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状况,也就为人类了解生命的历史和地球上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化石动物与现存动物之间的相似性—亲缘关系 生物进化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古生物学 是研究地史时期生物发生、发展、分类、分布、进化等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化石,通过研究,可阐明生物界生物的发展历史,确定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了解地壳发展的历史,推断地质史上的水陆分布和气候变迁,以及指导对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和开发利用。 (一)化石种类 A、按保存的特点,化石常分为遗体化石、模铸化石、遗物化石和遗迹化石四大类: 1、遗体化石(实体化石) 2、模铸化石 指生物体在底层或围岩中所留下的各种印模和复铸物。 印痕化石 印模化石 3、遗物化石 指古代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物品、工具、粪便、卵等。 粪粒(鱼)、蛋(恐龙)、卵、珍珠、石器等 4、遗迹化石 古代生物生活时留下的活动痕迹。 如足迹、移迹、栖孔、潜穴等。 B、按化石的大小分类 1、大化石:不借助仪器用眼睛或放大镜就能直接观察的化石。 2、微体化石: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些化石。个体微小的古生物、较大生物的某些微小部分,如放射虫、细胞、孢子、花粉等。 3、超微化石:电子显微镜,超微浮游生物。 4、分子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有些因腐烂分解而消失,但一些残留的有机物分子,可在化石中或掺入沉积物中而获保存。 如:氨基酸、脂肪酸、多糖、核苷酸等 古生物化学 (二)化石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1、生物死亡种群的大小 种群越大、密度越大、形成化石的机会越多。 如鱼类比其化脊椎动物多 2、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度 生物本身最好具有硬体(hard part) 壳体、硬骨头、牙齿、植物纤维素、木质素 3、生物尸体被掩埋的速度和环境 外界环境因素: 有掩盖物质将遗体迅速掩埋起来,免生物、机械和化学的破坏。 一般来说,掩盖物质的粒度较小(致密的环境介质)、沉积作用宁静、再加上保存时没有生物的破坏和氧化作用,容易形成完整而精美的化石。 搬运作用:原地埋葬 异地埋葬 孔子鸟 在一块火山岩上,躯干、骨骼、利爪清晰可见,只鸟身长23厘米,展翅宽33厘米,一只少年鸟,这只孔子鸟化石距今已有1.25亿年,当时火山爆发,火山熔岩在瞬间包裹住孔子鸟,以致化石形态才这样完整。 孔子鸟 复原的雄性孔子鸟貌似现在的野鸡,翅膀上也有爪,且相当发达。现代鸟类全都没有牙齿,但在远古的中生代,大多数鸟类依靠的是嘴中的牙齿取食。与绝大多数中生代早期鸟类不同,孔子鸟牙齿已经完全退化,且已有角质喙。 “始祖鸟” 孔子鸟与1861年德国发现只能滑行的“始祖鸟”相比,已有了初步的飞行能力,能主动飞行,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上百年来世界鸟类研究以德国“始祖鸟”为主的现象。 爬行类无翅膀但有爪,嘴里有牙齿,今在国外发现始祖鸟化石,有翅膀,但翅尖有爪,嘴里也有牙齿,鸟类是从 古代爬行类 进化而来? 4、石化的程度和速度 (三)化石保存的方式 1、未变保存 条件有三:密封,昆虫被古代树脂包 冷冻:北极猛玛象、犀牛尸体 干燥:美国洞穴中的地獭、北美恐龙皮肤(木乃伊) 别外:防腐作用的泥炭、沥青 琥珀 千万年前植物所分泌出来的树脂,经过地壳变动而深埋地下,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天然化石。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 。 2、变化保存(石化作用) 1)物理作用:硬体中的有机质因散失呈疏松多孔,而后水中的矿物质填充其孔隙、得以保存,并增加其重量。 如:新生代骨骼、贝壳 2)化学置换作用:指生物硬体或软体的原来成分被水溶解,以新的物质填充。钙化(方解石)、硅化(石英)和黄铁矿化。有些能保存精细结构。 3)炭化作用 生物遗物中易挥发的成分(H、O、N)经蒸腾作用而逃逸,留下较稳定的炭质薄膜,是为炭化作用。 植物、含几丁质骨骼的动物(虾) 此外:植物压型化石 3、模铸保存 印痕 外模、内模 铸型、复型 二、化石、地质年代、生物进化 (一)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某一时间阶段的划分方法。 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 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 46亿年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6代12纪 地质年代 地层系统 代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