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推行社区老年食堂便民举措 社会需求明显发展潜力大
2013-12-13 10:20 来源:合肥日报 已有3691人浏览
当前,包河区望湖街道望湖社区、蜀山区三里庵街道飞虹社区、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畅园社区等,正在探索建立社区老年食堂和专为辖区高龄不便老人服务的配餐点,这一惠民举措受到许多家庭的欢迎。
社区食堂能否进行广泛推广?社区食堂距离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有多远?记者深入采访发现,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区食堂的发展潜力巨大。
社区食堂成就服务品牌
昨日中午11:30,循着饭香,记者走进包河区望湖街道望湖社区食堂,这里已经有近20位居民围坐在餐桌边就餐。食堂售卖窗口有居民正在刷卡买饭,外边还有居民正陆续赶来。
望湖社区食堂的面积不大,一共摆放着9张桌子,大约可以容纳40人同时用餐。食堂内干净整洁,桌椅、地面一尘不染。挂在墙上的价格牌显示,一荤一炒一素一汤价格为8元,一荤两炒一素一汤为10元,两荤两炒一素一汤12元。
退休老人江焜是社区食堂的“忠实粉丝”。他说, “一个人在家做饭不方便,就是‘糊’着吃。有时候老朋友们来看我,我也把他们带来,大家都说这个食堂办得好,味道很可口,而且干净卫生,吃着放心。”
“社区食堂从去年9月份开张至今,已经办理就餐卡400多张。”望湖社区党支部委员王栋介绍,目前,每天中午都有近百人前来就餐,社区食堂已经成为最受居民欢迎的一个社区服务品牌。
社会需求明显发展潜力大
望湖社区食堂目前运行非常成功,为全市各地开了个好头。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畅园社区食堂是以政企合作形式开办在一栋楼上,一份有荤有素有汤的午餐8元;蜀山区三里庵街道在没有场地、人员、资金的情况下,也因地制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办配餐点,聘请社工专为辖区高龄不便老人进行配送餐上门服务。
当前,我市不少地方都在探索建立社区食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食堂装修已完成,可以容纳约150人同时就餐,服务对象主要是滨湖世纪社区居民。目前,社区正在为食堂的经营模式进行最后的探讨。
对社区食堂建设进行过深入调研的市政协委员胡传朵说,随着我市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日益凸显,这也意味着社区食堂发展潜力巨大。
胡传朵建议,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同步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同时设置老年餐厅,对社区兴办老年餐厅和提供老年送餐服务给予政策补贴。鼓励社区利用现有场所自办社区食堂,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等服务。
王栋建议,社区食堂在正常运转的同时,也需要通过面向社会开放、为周边单位、企业送餐等形式搞活经营模式,以社会化运营来保障居民服务。(
合肥已建成11家“社区食堂”
将向全市推广,并出台专门指导意见
?来源: HYPERLINK /system/2014/06/10/006454333.shtml \t _blank ?中安在线??时间:2014-06-10 16:24:47?作者:?陶广阔 华新红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自2012年9月合肥首家社区食堂——望湖社区食堂正式开放以来,合肥已建成11家社区食堂。这些食堂虽然运转模式各异,但对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来说,都是极大的便利。由于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未来合肥将进一步推进社区食堂建设。
社区食堂受居民欢迎
6月1日,虽处于端午小长假期间,但庐阳区三孝口街道社区食堂内,前来用餐的老人仍然不少。 “年纪大了,有时候就是不想做饭。今年2月份食堂开放以来,我几乎每个星期都来吃几次,这里的饭菜营养、清淡、卫生,价格也不贵,非常适合我们老人的需求。端午节,食堂还免费提供粽子,很温馨!”今年65岁家住廻龙桥社区的蔡女士介绍。
三孝口街道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辖区内老年居民的实际需求,今年年初他们与合肥老字号餐饮企业刘鸿盛餐饮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办了老城区第一家社区食堂。社区食堂服务对象主要面对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每天中午提供符合年龄特点、营养搭配合理的老人专供套餐。“老人们只要带上就餐卡,花9块钱,就能吃到一荤两素一汤,外加米饭。现在办卡的老人已接近1000人。”
作为合肥第一家社区食堂,目前望湖社区食堂每天的就餐人数也很多。“我们目前有500~600户家庭办理了就餐卡,每天就餐的人数在100多人。”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居民可以选择8元、10元、12元的午餐,另外社区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补贴10%,80岁以上的补贴15%。
社区食堂将有章可循
无论是社区自办,还是由餐饮企业承包运营,社区食堂只有不亏损,良性运营,才能保障便民服务长久为居民共享。对此,合肥的各个社区食堂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有效探索。
“我们的食堂是社区自办的,不以赚钱为目的。一开始的半年多时间内,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望湖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后社区食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