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才梦课件

《天才梦》 张爱玲 焦点问题 1、关于文学天赋问题 2、张爱玲散文的创作个性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 1922迁居天津 1928由天津搬回上海 1930改名张爱玲 1939考进香港大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回到上海投入文学创作 1943上海文坛“张爱玲年”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 1947与胡兰成离婚 1952移居香港 1955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6年8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1967赖雅去世 1973定居洛杉矶;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 1995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天才作家的童年 爱玲祖父张佩纶:清末清流派名臣 至其父时,家庭败落。 8岁,随家从天津移居上海 父母失和离异,童年生活很不愉快。 父爱母爱均缺乏。 早慧,敏感, 7岁即开始尝试写作, 读中学时开始发表小说。 1939 年入香港大学读书。 张爱玲小说的基本内容 1、摹写各式恋情:《封锁》、《花凋》、《心经》、《茉莉香片》 2、摹写各式婚姻:《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琉璃瓦》、《十八春》 3、摹写男女同居:《连环套 》、《红玫瑰与白玫瑰》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一本《流言》惊上海 1944年,散文集《流言》出版 引发“张爱玲热” “张爱玲热” 第一次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 第二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1995年张爱玲的去世更推动了热潮的高涨。 《流言》的别具一格,不仅在于此书所收长短散文干净利落、机警犀利的文体,诚实不伪、迥于传统女性书写风格的冲击力,还在于全书配有作者亲绘的二十二题精妙插图,使《流言》焕发出图文并茂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所谈的内容并不集中,谈到吃、看书、画、她可爱的姑姑、她热情的朋友炎樱、女作家苏青,还有一些序。比起她的小说来,散文显得更加有人气些,生活的气息浓浓溢出,像是刚盛出来的米饭的热气,不像小说那么的苍凉。 关于《天才梦》 1.《西风》征文1939.9.1 (一)题目:“我的……” (二)字数:五千字以内 2.张爱玲当时是香港大学一年级学生 3.看错限定字数:把“五千字以内”记成 “五百字以内”,极力压缩。 4.共有685篇作品应征,评出前十名和三名 名誉奖。《天才梦(我的天才梦)》获名 誉奖第三名。 5.《西风》后来以《天才梦》为书名结集出 版获奖作品。 1.20世纪70年代收入张爱玲自编文集《张看》,在所录《天才梦》末尾加了一段“附记” 《我的天才梦》获《西风》杂志征文第十三名名誉奖。征文限定字数,所以这篇文字极力压缩, 刚在这数目内,但是第一名长好几倍。并不是我几十年后还在斤斤较量, 不过因为影响这篇东西的内容与可信性, 不得不提一声。 2.相隔半个多世纪, 1994年12月,到她逝世前九个月, 又意外获得台湾《中国时报》第十七届文学奖特别成就奖,以散文集《对照记》获奖 。这一始一终在其他作家身上是很少见的可说是良好的开端和比较圆满的结束 。 3.张爱玲为此写了得奖感言《忆西风》,这是张爱玲的“绝笔 ”,文中旧事重提更明确地表示对当年《西风》征文评奖结果的强烈不满。 张爱玲指出“《西风》后来没有片纸只字向我解释。我不过是个大学一年生征文结集出版就用我的题目《天才梦》。” 这事对张爱玲自尊心的打击是如此之大。 “ 五十多年后有关人物大概只有我还在, 由得我一个自说自话, 片面之词即使可信也嫌小器,这些年了还记恨?” 但她还是强调这件事“ 成了一只神经死了的蛀牙”,隔了半个世纪还剥夺她第二次得奖 “ 应有的喜悦’,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一直到晚 年张爱玲仍对此事耿耿于怀,十分“怨愤” 。 对《天才梦》获奖经过的误记既 表明张爱玲对自身文学才华的充分自 信,也表明张爱玲毕竟也是常人她再 清高再通达再与世疏离仍很在乎自己 的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本分析 1、作者 “第一篇中文作品” 是张爱玲自己承认的“处女作” 显示其天才特征:充满自信而略于细节。 2. 文本特征 体裁:张爱玲早年的准自传(拟体自传) 主题:叙述自己儿童时的天才表现和种种“乖僻”,道尽“人世沧桑”。 由此已经可见出作者心智的成熟。而这正是她能在小说中能深刻表现人性的原因所在。她有与这个年龄似不相称的冷静。 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个平凡的、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