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共29张幻灯片)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必修2 《政治生活》 考点概览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宗教政策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客观依据 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⑤我国的宗教政策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中华民族: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总称中华民族。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内涵: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形成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前提条件。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政策处理民族关系。 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宪法和法律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历史形成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④公民还要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同各种危害民族关系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1)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2)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3)表现: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2、民族团结原则 (1)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2)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2)原因: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4、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政治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物质保证 前提条件 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考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客观依据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1)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2)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前提和基础: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4)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考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客观依据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5)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注意:它不包括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6)自治权: 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②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共47张幻灯片).ppt
-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共65张幻灯片).ppt
-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6课_大众传媒的变迁(共50张幻灯片).ppt
-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共50张幻灯片).ppt
- 吉林大学附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55张幻灯片).ppt
-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共46张幻灯片).ppt
-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工业2.ppt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共23张幻灯片).ppt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共20张幻灯片).ppt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地理复习课件:整体性和差异性2.ppt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18张幻灯片).ppt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图表1.ppt
-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