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一中研究性学习“优秀小论文”高二生物:迷你玫瑰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ocVIP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研究性学习“优秀小论文”高二生物:迷你玫瑰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研究性学习“优秀小论文”高二生物:迷你玫瑰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迷你玫瑰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马梦璇 指导教师: 何万红 迷你玫瑰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摘要】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以迷你玫瑰茎段为外植体获得无菌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根和芽等,进而培育成完整的植株,获得了较高的植株增殖系数,建立并优化了迷你玫瑰快速繁殖体系。 关键词:玫瑰;愈伤组织;组织培养; 一、本研究的意义 迷你玫瑰自然培育的周期长,盛花期短,花的产量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影响了其经济效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优良品种的迷你玫瑰进行大量的快速无性繁殖,通过实验探究出适宜的激素配比浓度,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植株的扩增系数,并且结合良好的生根效果,获得可以快速繁殖的优化植株体系,进而达到能够进行工厂化生产的要求。从而为人们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实验过程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植物 盆栽迷你玫瑰植物 1.1.2主要仪器 超净工作台,恒温光照培养箱,高压消毒锅,接种针,培养皿,锥形瓶,天平等 1.1.3 主要试剂 次氯酸钠,70﹪酒精,氨苄青霉素,α-萘乙酸(NAA), 6-苄氨基嘌呤(6-BA), 吲哚丙酸(IBA), 蒸馏水等 1.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MS培养基配方 母液 试剂 用量(㎎/L) 大量元素(母液Ⅰ) NH4NO3 1650 KNO3 1900 CaCl2·2H2O 440 MgSO4·7H2O 370 KH2PO4 170 微量元素(母液Ⅱ) KI 0.83 H3BO3 6.2 MnSO4·4H2O 22.3 ZnSO4·7H2O 8.6 Na2MoO4·2H2O 0.25 CuSO4·5H2O 0.025 CoCl2·6H2O 0.025 铁盐(母液Ⅲ) Na2-EDTA·2H2O 37.3 FeSO4·7H2O 27.8 有机成分(母液Ⅳ) VB烟酸 0.5 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 0.5 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 0.5 甘氨酸 2 肌醇 0.1 根据组织培养时不同时期、不同目的的需要,MS培养基中还要加入吲哚丙酸(IBA)、萘乙酸(NAA)、6-苄基嘌呤(6-BA)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并且分别配成母液。 1.2 实验方法 首先需要获得无菌苗,然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迷你玫瑰的外植体进行初代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继代培养。离体繁殖产生的芽、嫩梢和嫩茎,进一步诱导生根,得到完整的植株。本项目的技术流程见图2。 1.3 实验步骤 1.3.1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根据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制备所需的基本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中加入萘乙酸NAA和吲哚丙酸IBA,扩增培养基中加入萘乙酸(NAA)和6-苄基嘌呤(6-BA),根据两种培养基中激素的不同浓度,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培养基备用。 1.3.2 培养材料的采集 在本实验中采取的是幼叶,切块在0.5厘米左右。 1.3.3 培养材料的消毒 ①.先将材料用流水洗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用无菌吸水纸将水分吸干,再用消毒刀片将材料切成小块。 ②.在无菌条件下,将材料放入70﹪酒精中浸泡30秒。 ③.再将材料放入0.01﹪升汞中浸泡,共设6 个处理分别为:2、3、6、9分钟。消毒处理时添加2~3 滴吐温,以便材料和消毒剂接触充分。 ④.用无菌水冲洗3-4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表面水分。 1.3.4 接种培养 将已消毒的材料在无菌环境下切成0.3厘米左右厚的小片,得到外植体。 1.3.5 继代增殖培养 将无菌苗接种在MS+ 6-BA + NAA 的培养基上,光照强度2000 LX, 每天光照 14小时,温度 25℃,培养3-4周后,观察并统计扩增效果,然后将扩增的从苗分株,分别转接到各组生根培养基中。 1.3.6 生根培养 将无根苗转到 MS + NAA + IBA的培养基上,观察生根效果,并进行统计。 1.3.7 炼苗 移栽前,打开瓶塞,在温室强光下练苗 2-3天,将生根苗的根部培养基洗净,然后栽植于移栽基质,消毒后进行试管苗的移栽,相对湿度保持在 90% 以上,温度 25℃,栽后每天用自来水喷雾 1-2 次,每周浇 1/2MS营养液一次,并喷洒多菌灵防杂菌。10-15天后长出新根、新叶。 1.3.8 转盆 炼苗40-50天后,上盆栽培。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菌体系的建立 迷你玫瑰外植体接种到初步培养基上,在培养7-20 天,有些外植体萌发新芽并无污染,有些外植体材料萌发新芽但污染,还有一些外植体尽管没有污染但也无新芽萌动生长,最后干枯死亡,死亡的原因可能是采用升汞消毒时,对外植体造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