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doc
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2014年02月20日 02:35:16?来源:?光明日报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立国中原的历代王朝长期处在周边少数民族的包围之中。因此,如何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便成了历代王朝统治者必须时刻面对的重大政治问题。今天的史学家在回顾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时,也不得不把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提高到影响中华文明的兴衰、导致王朝周而复始的高度。其中的某些观点固然未必完全正确,还有可商榷的地方,但它提示我们探求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是一个重大课题,不仅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好国内的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类型
今日“中国”的概念和疆域大体是在清代康雍乾时期形成的,正式成国名则在辛亥革命以后,历史上的“中国”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地域概念。自秦代以后建立的历代王朝无论出于哪个民族,都试图以问鼎中原为己任,因为中原地区拥有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一旦占据中原也就意味着占有了庞大的社会财富,拥有了“正统”的政治地位。历代中原王朝以汉族为主体,但并不都是汉族建立的。无论是谁入主中原,由于历史上的中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族群众多,出于各种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中原王朝周边的民族总是不断呈现出内倾化的趋向。为了抵御这些民族的威胁,保护中原王朝能够控制的地域,稳定其统治秩序,统治者必须竭力思考各种办法和对策。因而,如何处理与这些周边民族的关系就成了历史上许多王朝面临的棘手问题,但又是不得不必须面对的事实。自秦汉时期开始,华夏族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民族——汉族。先秦时代的少数民族有的融合进了汉族,有的还继续保持独立状态。与此同时,在汉族的周边又不断出现新的少数民族。历代统治者尽管都声称“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很多时期并没有把这些少数民族都统一到帝国的疆域里来,而是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综合分析历代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方式,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一)中原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统治,并将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中来。秦汉中央政府中设有“典客”,汉景帝时改为“大行令”,武帝改为“大鸿胪”,是专门管理周边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在地方行政机构中,与县一级平行的还有“道”,设立于有“蛮夷”,即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目的显然与管理少数民族有关。在秦汉的各项制度中,道和县一样要接受中央的直接管理。三国至北魏,各朝大都设有大鸿胪,并置谒者仆射或鸿胪卿等官职,负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唐代中央的鸿胪寺中有专门机构管理周边民族事务,管理内容十分细密。宋代鸿胪寺既掌管国内少数民族事务,也管理与外国通使等事宜。南宋时,废鸿胪寺,民族事务归礼部管理。明朝恢复鸿胪寺,并设九关通事、外夷通事等官职,掌管少数民族事务。清朝鸿胪寺只管朝会、宾飨赞相礼仪,而将管理民族事务的职能交给理藩院。
历代中原王朝还在征服或能够控制的周边民族地区设置各种机构实施管理,有直接统治,也有间接统治或藩属。如汉代在击败匈奴后先后设置了河西四郡;在征服越族后设置九个郡,采取迁徙的方法使其与汉族融合;在征服云贵川数量众多的部族后设立了六个郡进行管理;在征服了朝鲜半岛后设立四郡进行管理。对内徙的一些少数民族设立属国,置属国都尉管理,其内部事务仍由该民族内部组织自行管理。对周边民族进行间接控制的方法,在以后许多王朝都广泛存在。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的边疆地区则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如汉宣帝在控制西域诸国后,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实施行政管理,设护乌桓校尉管理东北的乌桓、鲜卑等民族,设使匈奴中郎将主管北边匈奴等等。
历代中原王朝还采取吸收少数民族中的杰出人物进入国家政权,参与政治管理。例如汉武帝时期出征匈奴的将军公孙贺就是北地义渠人。他的祖父公孙昆邪在汉景帝时封为平曲侯。汉武帝临终前的顾命大臣之一金日磾是匈奴的太子。汉代的军队中有“胡骑”、“越骑”,很多人即来自少数民族。唐太宗说“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唐代不仅许多高官贵族具有少数民族的血统,而且有很多周边民族人物在国家机构中任职。据统计,唐太宗时,突厥各部首领仅在京任五品以上将军、中郎将者就有100余人。而历代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同样也吸收了大量汉族杰出人物进入统治阶层,推进其封建化、汉化的过程,如孝文帝、忽必烈时期都是如此。
(二)中原王朝对不能直接管辖的周边民族地区采取羁縻、和亲的政策。《汉书?匈奴传》说:“自汉兴以至于今,旷世历年,多于春秋,其与匈奴,有修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有卑下而承事之矣,有威服而臣畜之矣。”羁縻与和亲即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徐彤教程--Android基本实例分析第0410讲:主配置文件概述.doc
- 微信会员卡(志宁微时代).docx
- 心情小屋.doc
- 心理学B5小抄.doc
- 心理学小炒.doc
- 必修2 M2 words-1.ppt
- 必修一1.3.2函数的奇偶性.ppt
- 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doc
- 必修三_2_祝_福_课后习题.docx
- 必修五重点短语及句型.doc
- 文化宫修缮更新改造项目质量管理方案(范文).docx
- 文化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管理方案(范文参考).docx
- 初中生物教学:城市垃圾分类政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宫修缮更新改造项目投资估算方案(范文参考).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用MEMS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文化宫修缮更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模板范文).docx
- 文化宫修缮更新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方案(范文).docx
- 农村小学数字化教学资源适配性分析及个性化定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宫修缮更新改造项目工程建设方案(范文).docx
- 文化宫修缮更新改造项目建设管理方案(模板范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