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起源[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氏起源[精选]

孟 氏 起 源 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蟜极——帝喾高辛氏——后稷(周始祖,西伯)——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毁渝)——公非(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古公亶父——季历——周文王姬昌————伯禽。 姬伯禽 前1043年-前998年 在位46年   鲁考公 姬酋 前997年-前994年 在位4年   鲁炀公 姬熙 前993年-前988年 在位6年   鲁幽公 姬宰 前987年-前974年 在位14年   鲁魏公 姬晞 前973年-前924年 在位50年   鲁厉公 姬擢 前923年-前887年 在位37年   鲁献公 姬具 前886年-前855年 在位32年   鲁真公 姬濞 前854年-前826年 在位29年   鲁武公 姬敖 前825年-前816年 在位9年   鲁懿公 姬戏 前815年-前807年 在位9年   鲁废公 姬伯御 前806年-前796年 在位11年   鲁孝公 姬称 前795年-前769年 在位27年   鲁惠公 姬弗涅 前768年-前723年 在位46年   鲁隐公 姬息姑 前722年-前712年 在位11年   鲁桓公 姬允 前711年-前694年 在位18年   鲁庄公 姬同 前693年-前662年 在位32年   鲁闵公 姬启 前661年-前660年 在位2年   鲁釐公 姬申 前659年-前627年 在位33年   鲁文公 姬兴 前626年-前609年 在位18年   鲁宣公 姬馁 前608年-前591年 在位18年   鲁成公 姬黑肱 前590年-前573年 在位18年   鲁襄公 姬午 前572年-前542年 在位31年   鲁昭公 姬稠 前541年-前510年 在位32年   鲁定公 姬宋 前509年-前495年 在位15年   鲁哀公 姬将 前494年-前468年 在位27年   鲁悼公 姬宁 前467年-前437年 在位31年   鲁元公 姬嘉 前436年-前416年 在位21年   鲁穆公 姬显 前415年-前383年 在位33年   鲁共公 姬奋 前382年-前353年 在位30年   鲁康公 姬屯 前352年-前344年 在位9年   鲁景公 姬匽 前343年-前323年 在位21年   鲁平公 姬叔 前322年-前303年 在位20年   鲁文公 姬贾 前302年-前280年 在位23年 鲁顷公 姬雠 前279年-前256年 在位24年——庆父(?-前660)春秋时鲁桓公之子,鲁庄公庶兄。又称仲庆父、共仲或孟氏。庄公去世,他派人先后杀死继位的子般和闵公,制造内乱。后他所逃奔的莒国受鲁贿赂,将其送回,途中自缢而死。孟孙氏是其后裔。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之为“庆父”,“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之成语即源于此。 此人还是亚圣孟子的祖先。—孟穆伯—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孟武伯之后,孟氏家族的有关记载便逐渐从文献中消失。齐国攻伐鲁国,取得了成地。孟氏由于失去了在鲁国的根据地,孟氏后人迫于形势,只得散居各地。邹国的孟轲即其后代。(前372年~前289年),孟轲是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氏族人以其为本族的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荣耀,遂尊奉孟轲为本姓始祖,是为山东孟姓。孟子后裔世系及历代大宗嫡裔一代:孟子(事略),孟氏尊奉为“始祖” 二代:仲子,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为“新泰伯”。 三代: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