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香鼻炎片研.究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胆香鼻炎片制备工艺研究 1.2 鼻炎知识介绍 1.2.1 病理介绍   鼻炎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症状是鼻塞,并伴有嗅觉减退,头痛,流浊涕等。急行鼻炎一般由感冒引起;慢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转化而来。其主要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几个大类[2]。 (1)慢性单纯性鼻炎   中医称为“鼻窒”,其鼻粘膜由于各种因素所致的可逆慢性鼻炎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主要发病原因为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另外,鼻中隔偏曲及邻近病灶的影响,长期吸入污染的空气以致某些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均可导致慢性鼻炎的发生。主要诊断要点:   鼻阻塞常为交替发生,鼻涕或多或少,或清或黄。   重者鼻阻塞为持续性,且伴有头昏、头胀、咽喉不适。   鼻甲肥大,滴收敛剂后可缩小。 (2)慢性肥厚性鼻炎   又名增生性鼻炎,是一中常见的鼻腔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全身慢性疾病、维生素缺乏、鼻粘膜反复急性感染以及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因素有关。其特点为鼻腔持续性阻塞,鼻粘膜肥厚、增生。 (3)鼻窦炎   是鼻窦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所谓鼻窦是鼻腔周围面颅骨的含气空腔,左右共有4对:额窦、上合窦、筛窦和蝶窦。因其解剖特点,各窦可单独发病,也可形成多鼻炎或全身鼻窦炎。本病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其原因很多,较复杂。急性鼻窦炎多由急性鼻炎导致;慢性鼻窦炎常因急性鼻窦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而形成。另外,游泳时污水进入鼻窦,邻近器官感染扩散,鼻腔肿瘤妨碍鼻窦引流,以及外伤等均可引起鼻窦炎。诊断要点:   急性期:鼻塞,流黄脓涕,眉额或眼眶下压痛。鼻腔粘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有积脓。常伴有形寒发热,头昏头痛。   慢性期:不同程度鼻塞,眉额胀痛不适,脓涕不断,味臭,嗅觉减退,头昏头痛,上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中药辛荑、黄芩、麦冬、牛蒡子、金银花、鱼腥草、薄荷在治疗其急性期是有重要作用,而牛蒡子、薄荷、苍耳子、藿香、菊花可用于其慢性期的治疗。 (4)过敏性鼻炎 中医称为鼻 其发病机理是由于肺虚卫气失固,抵御外邪能力减弱,风寒乘虚入侵所致。主要诊断要点为: 多在吹风受凉时突然发作,鼻痒,鼻塞,连续喷嚏,流清水样鼻涕, 鼻腔粘膜苍白、水肿。生黄芪、防风、白术、桂枝、苍耳子、生姜、红枣常被用此类鼻炎的治疗当中。 (5)萎缩性鼻炎 中医称为鼻藁,俗称“臭鼻子”。其是由于肺经有火,日久肺燥阴伤,鼻失滋养所致。主要诊断要点为: 鼻腔宽大,粘膜干燥萎缩,嗅觉减退。 结有黄绿色脓痂,具有特殊嗅味,痂块堵塞时感觉鼻塞。 伴有头昏,头痛,鼻腔及咽喉常感干燥,在脓痂脱落时可引起轻度鼻出血。 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可以完全予以治愈,但如果粗心大意,不及时治疗,其可以进一步引起其他鼻科疾病,如鼻息肉、鼻出血等疾病。 1.2.2 常用治疗鼻炎的中药   鼻炎的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因此对其的治疗研究从很早就有记载。而治疗鼻炎的药方也很多。如 处方1:苍耳子、辛荑、白芷、藿香、薄荷各10 g,薄荷、桔梗、菖蒲各5 g。   其专用于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 处方2:辛荑、黄芩、山栀、麦冬、牛蒡子各10g,金银花、鱼腥草各15 g,薄荷5 g,生石膏30g。   其专用于急性期鼻窦炎的治疗。 处方3:生黄芪15 g,防风、白术、桂枝、白芍、苍耳子各10 g,生姜2片,红枣4个。其专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在现代的药药生产条件下,又产生了许多治疗各种类型鼻炎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玉屏风口服液、鼻炎灵冲剂、千柏鼻炎片,藿胆丸等。 1.3 胆香鼻炎片资料 1.3.1 胆香鼻炎片处方及制法 以1000片制剂为标准 猪胆汁膏15 g 广霍香560 g 白芷560 g 苍耳子450 g 鹅不食草375 g 荆芥250 g 金银花250 g 野菊花250 g 薄荷脑1.5 g 以上九味,除薄荷脑、猪胆汁膏外,取鹅不食草50 g粉碎成细粉,过筛,剩余鹅不食草与其余各药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Ⅰ[11]),用65%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以每分钟3~5 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13500 mL,回收乙醇,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5(80 ℃)的稠膏,与猪胆汁膏合并,干燥,加鹅不食草粉末及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将薄荷脑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1.3.2 处方分析 处方各味中药材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 (1)猪胆汁膏:含胆汁酸,猪去氧胆酸等多种成分。胆汁酸盐是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解痉、镇静、利胆、止咳、消炎作用。  

文档评论(0)

gaga111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