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超分子聚合物_204705216解析
超分子聚合物——像组装玩具一样装配起来的高分子 高分子科学发展新领域分子 分子 超分子 超分子聚合物 装配过程就是自组装 分子量很大 “超分子化学”概念的提出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198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Lehn 在其获奖报告中提出了 “超分子化学”的概念。他认为超分子化学是研究两种以上的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力相互作用缔结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科学。 原子+原子→分子(共价键结合) 分子+分子→超分子(非共价键结合) 分子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的关系 超分子化学是分子水平以上的化学 分子化学——主要研究原子如何结合成分子; 超分子化学——主要研究分子及其以上结构单元如何形成超分子体系。 据估计,现在已有40%的化学家要用超分子的知识来解决所面临的科学问题。 分子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对应关系 生物体中的超分子体系 DNA Double helix Oxygen delivery in blood Molecular recognition 第一,通过分子识别完成信息或物质的存储与传递。 DNA分子的氢键识别作用决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血红蛋白对氧的识别决定了氧在血液中的传输。 第二,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体系 例如双亲性的磷脂分子自组装成细胞膜,因此形成生命的基本结构。 Self-assembly of nano-structures Cell membrane: self-assembly of double layer phospholipid molecules 什么是自组装? 自组装(self-assembly),是指基本结构单元(分子、纳米材料、微米或更大尺度的物质)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自发组织或聚集为有一定规则几何结构的一种技术。 基于超分子作用形成超分子聚合物 20世纪早期,聚合物被认为是小分子的聚集体(胶体论); 1930年,Staudinger提出长链状大分子概念,大量重复单元通过共价作用结合成长链,分子的缠结产生聚合物性质; 1997年,确立了超分子聚合物(Supramolecular polymer)。 超分子聚合物领域的重要事件(milestone) 1990年法国科学家Lehn等首次提出超分子聚合物的概念,并利用两种相互识别单体的自组装制备了液晶超分子聚合物。 1997年,荷兰科学家Meijer发现超分子聚合物可形成高粘度的稀溶液,获得类似传统聚合物的流变性能,首次证明单体单元基于非共价作用自组装形成聚合物。 Meijer E. W 什么是“超分子聚合物”? 超分子聚合物是单体单元以可逆和高度方向性次级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它在稀溶液、浓溶液及本体下都具有聚合物性质。(Meijer E. W, Chem. Rev., 2001, 101, 4071) 这类分子具有超分子和聚合物的双重特点。说它是超分子, 是因为这类分子是由小分子单体通过氢键、主客体化学、配位键等非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分子自组装结构; 说它是高分子,是因为这样的自组装结构拥有数量众多的重复单元, 就像由许多结构基元聚合而成的高分子一样。 与传统高分子的区别 合成:不同于传统聚合物的“聚合方式”,更多新颖的单体单元可以通过非共价键作用简单快捷地实现“单体聚合” 。 功能:这些非共价键的动态可逆性 (dynamic),使相连的单体可以在外界刺激下可逆的断裂,引起聚合物性质间的转换,从而使超分子聚合物成为一类新型的具有智能响应功能的材料 (smart responsive materials),能够随着外界刺激的变化,可逆地调节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而赋予材料许多新的性能,例如易于加工、自修复和刺激相应性等。 根据主链上非共价键结合力的不同, 可形成三种超分子聚合物。 超分子聚合物的主要类型 传统共价聚合物所实现的拓扑结构在超分子聚合物领域中都能得到完美的再现 根据组装单体结构的不同,可以组装成不同形状的大分子 多重氢键超分子星型聚合物 基于RAFT聚合,分别合成带有胸腺嘧啶单元(在链端)和二氨基吡啶单元(在链中)的两种PVAc,室温下将这两种聚合物加入氯仿溶液中,两者可通过氢键识别作用自组装形成三臂星型超分子聚合物,形成过程非常方便、快捷。 Macromol. Rapid Commun. 2009, 30, 83 三种齐聚物自组装形成三嵌段共聚物 PB两端分别与PA和PC的一端形成强氢键识别作用,通过简单混合,即可自组装形成ABC三嵌段共聚物。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637–1645 一端带有三聚氰酸基的单爪聚合物PA 一端带有脲基鸟苷单元的单爪聚合物PC 两端分别带有汉密尔顿楔形受体和2,7-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