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道家.的政治思想 - 副本.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事)。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憟,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意深深。真人之虑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 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大宗师P82-83》 真人具有两个特点:超脱与神异。“真人”精神境界的最主要内容或特征是对构成人生困境的三种界限的超越。 庄子向往的境界是逍遥游中描写的: “藐姑射yè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chuò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疠(灾害、疾疫)而年谷熟。” 如何超越死生的大限?实际上是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形成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其自然哲学观给予了他回答,“通天下一气也”。 对生死的认识:重生、贵生而非贪生、恶死;重死、乐死而非恶生、轻生;即生即死。由三个渐次递进的层面构成,即生死自然论、生死齐同论、生死超然论。生死自然论是对生死现象的客观认识,生死齐同论是生死之别的主观消解;生死超然论则是对生死之痛的“悬解”与境界提升。 既非入世主义,也非出世主义,可以称之为超世主义。即身居人间世,但精神上不受人世生死、福祸等问题的困扰,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境界。 底层弱势小人物的幸福之道,是无奈中寻求内在的对世俗的超越,以寻求自由逍遥之境。 (“游乎尘垢之外”。) 顺应的态度(安时处顺),而不是抗拒的态度;孤独的生活,而不是群体的生活;真实的而不是虚伪的;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 当一个人理性地把自己的存在和一种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存在整体结合在一起,理智地感受到他个人的存在也是一种无限之时,胸襟就会变得宽广起来。 在这个高远的位置上来审视人世,得失祸福、穷达贫富也就无足萦怀了,世俗的纷扰也就化成心境的宁静。所以,庄子的这种超脱,在本质上是一种经过哲学升华的自我意识的特殊表现。 修养方法:坐忘。 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无待、无累、无患的精神的绝对自由。最基本的人生实践就是个人的精神修养。归纳起来,就是无欲、去智、体“道”。 “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渭坐忘。(《大宗师》) 对于一切事物、事件皆能因任自然、摈除人为的那种不动心的精神状态,庄子称之为“坐忘”。 “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庚桑楚》) “鹪鹩jiāoliá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yǎn鼠饮河,不过满腹。”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得道成圣的方法与步骤:“三日而后能外天下,七日之后能外物,九日之后可以外生。” “外”就是把所有的东西从我的心里清除出去,让我的心回到虚的状态,回到无心无欲的状态。 比较中的认识: 1、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异同。相同点:“道”为世界万物最后根源和具有超验性的观念;主张无为的政治思想,都持社会批判立场和返归自然的社会理想。 不同点:(1)对道的理解上有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具有某种实体性质的实在。庄子认为道通为一,道无所不在,道蕴含于万事万物之中,又包容一切事物和状态的世界总体性实在。 明显的分歧在于世界或万物有无开始?在老子看来,万物由道产生,由道开始。庄子则认为世界的存在既无开始,也无终结,“道无始终”。 (2)在人生哲学上不同。庄子的人生追求的是一种对精神上逍遥的追求,即从精神上 摆脱生死、时命、情欲等构成的人生困境,而获得一种无任何负累的自由自在心境。老子提出的人生目标是人的存在本身——生命。即在社会生活中要善于保全自己的生命机体,因而要求“守柔”退让,“知足”免殃,“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态度; (3)老子思想的重点在政治哲学,庄子一生思索的重点是人类的生命,他体会的问题有久远的意义,因为那是所有追求自我实现者都多少要遭遇到或感受到的问题。 概念解释:小国寡民 至德之世(无何有之乡)  老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庄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家政治思想评析 1、王博:《无奈与逍遥》,华夏出版社2007年。 2、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3、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 4、孙雍长注译:《庄子注译》,花城出版社1998年。 《庄子》一书到底有多少篇无法考证,司马迁只是说“著书十余万言”。现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为是庄子及庄子后学的论文汇编。至于三部分哪些是庄子自己写的,观点五花八门。刘笑敢先生的博士论文《庄子

文档评论(0)

xiaoga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