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 怎样开发利用教学资源.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怎样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培训时间:2014.5.10下午 培训地点:大山中学 培训内容: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培训人:袁敏 六、怎样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就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柱课程或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各种条件。如果课程资源贫乏,那么教学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凭借和依托。因此,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如何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课堂资源,促进预设教学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则是当今向教师提出的叉一个崭新的课题。 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资源的开掘因受课堂时空制约和教学目标的定向使然,必须有严格的选择。然而,在今天的课堂上,一些教师有意无意地堆砌了过多的“教学资源”,以致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间,给孩子带来了信息过剩的困惑。一位老师教《西门豹》一课,在揭示课题时,从“西门”这个复姓,就联系了“百家姓”的姓氏趣闻。在介绍“邺”地时,又大谈我国行政区划和地名沿革的来龙去脉,在读到西门豹惩治官绅巫婆时又介绍“三十六计”,说课文便是其中的“擒贼先擒王”的一个典型引例,最后还要求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让学生仿照《铁齿铜牙纪晓岚》,把课题改为“××××西门豹”……似此引用学习资源内容过多,分散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导致课堂资源开发的喧宾夺主现象,是本案例教学的突出问题。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应泼怎样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呢?本章着重从增强课堂教学资源的意识、分析课堂教学资源的类型、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方法、课堂教学资源筛选的程序、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一)增强教学资源意识 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拓展和整合了各种资源,没有课堂教学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教师增强课堂教学资源意识不仅有利于转变课程功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自身的专业成长。堂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的支撑,课堂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和主要的支持因素。新课改课堂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各种资源,没有课堂教学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设想想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通过增加课堂教学资源的数量,提升课堂教学资源的质量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态,已经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瞩目。然而现实教学中,把教学当成机械重复的简单劳动,满足于“教教材”的现象比比皆是。请看一位教师的课堂: 冬日的早晨,大雾弥漫。第一节课,老师带领小朋友上语文课,学习《初冬》。老师领孩子们读“早晨,白茫茫的一片大雾。远处的塔、小山都看不见了,近处的……”孩子们一遍遍地大声朗读,老师全然不顾窗外雾正浓,全然不顾自己和学生们头发上、眉毛上都挂着细细的水珠。老师问小朋友,我看谁聪明,知道白茫茫是什么意思…… 课改以来,我们一些教师一方面抱怨教学条件太差,课堂教学资源缺乏,一方面又对身边丰富而鲜活的资源熟视无睹。这位老师仅仅把“初冬”当成客观性的知识,当成抽象的语言文字来教,对活生生的生活世界视而不见,自己身处的“初冬、大雾”这一原生性的几乎可以信手拈来的资源却没有进入教师的视野,没进入教学活动,没有被好好利用起来。教师课堂教学资源意识淡薄,缺乏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意识。钟启泉教授指出,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确立“课程资源”观念,是创造优质教育的前提条件。课程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把课堂教学看做师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共同创造自己课程的过程,看做师生不断地“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这种要求对以往的课堂教学将教学资源限制在教室、书本、教参、练习册以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料的思维定式和教学模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当务之急是增强课堂教学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堂教学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堂教学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1.追问教师资源意识淡漠的原因 首先是教师自身学习经验与课改要求不符。按照认知主义的观点,“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学生时代接受的是灌输式的教,“填鸭”式的学,他们在成为教师后沿用了自己学习的经验,这与课改的要求相去甚远。 其次是教师对课程本质观与课程实施观的更新不到位。课改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课程是经验”的课程观为指导,课程目标由单一的客观知识的获取转向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课程是经验”的课程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强调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是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三是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 四是教学评价强调“以学论教”,不仅注重教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