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抗战时期在华居处的美国作家.doc
论抗战时期在华居处的美国作家
摘要 在中国的抗战时期,一大批极具流动性的美国人,在“美国世纪”思想大潮的席卷下,怀揣着对“大路”的渴望,热情洋溢地来到中国这个新的“西部”寻找开疆拓土的梦想,他们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个性也千差万别,却共同经历并见证中国抗战的伟大时刻,他们在记录一个时代风云的同时,也从另一文化“他者”的角度书写出了“田园中国”、“红色中国”以及“蒙昧中国”的形象。
关键词 美国作家;流动性;他者;中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 I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201-05
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美国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长为一个世界强国,成长起来的美国不愿意再继续过去作为英国小跟班的老角色,试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领导人及美国人民中的许多人都希望看到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来行动。”他们认为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有生命力的国家’,美国有义务……‘与所有人共享……《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我们丰富的工业产品,和我们的技术。’”美国就像是“圣经中‘善良的撒马利亚人’(good Samaritan),有责任向受暴政、邪恶侵凌的世界输出粮食、技术、‘自由’、‘正义’和现代文明。”这一观念就是在20世纪初风靡一时的“美国世纪”,“美国世纪”认为“美国成功的经验值得世界上其他国家效仿,这导致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恩抚主义’,即美国应像慈父那样帮助、指导其他孩子般未成熟的国家,使它们成为像美国一样具有基督道德、政治民主、工业现代化的国家。20世纪初的中国正是一个理想的‘孩子’:它有亿万不信基督教的人民等待救赎:它正处在一场文化变革之中,给美国人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此,从20世纪一开始,美国人就把中国作为实现自己民族抱负的试验场……”
在“美国世纪”的影响下。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对中国的远距离幻想,他们更渴望能够亲自踏上到那片遥远、古老、神秘、富庶的东方国度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时间,美国军人、商人、政客、传教士、探险者、旅行者、观察员、新闻记者蜂拥而至。他们带着曾经西部淘金似的热情,怀抱着各式各样的梦想,在这块新的海外殖民地开始了探索之旅。仅就1931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华的美国人数就高达7000人之众,而在30年代最高峰年份中,这个数字则达到了1.3万。而这其中就有一部分人将他们的这段来华经历付诸笔端并公开发行,中国题材的采用使他们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并一跃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如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赛珍珠,以《西行漫记》震惊世界的埃德加·斯诺,以激进著称的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还有《纽约客》的资深作家项美丽……。然而一直以来学术界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一领域,更没有人从美国作家群的角度对这一历史文化现象做整体上的研究。因此,笔者特选取这一课题并从来华的美国作家群、来华的原因以及他们的中国书写三方面做整体上的勾勒,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的作用。
一、来华的美国作家们
香港作家王璞曾说过,世界上的作家有两种,一种是如加西亚·马尔克斯那样的魔术师,“他人甚至他们自己的故事,都是那根魔术师的小棍,不必多加注意。……一种作家是项美丽这样的作家……写作是他们生活的体现”。而本课题所要研究的作家正是属于后面这一类。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生活是糅合在一起的。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将来华的美国作家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新闻作家、自由撰稿人和政府工作者。
在抗战期间来华居处的美国作家中,影响最大、人数最多、也最为耀眼的一个群体就是新闻作家。之所以称他们为新闻作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新闻记者兼作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新闻报道均采取了一种类似于作家“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他们依据自己的价值目标和情感立场将客观的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剪切、重组甚至再创造,营造出一种文史杂糅、虚实共生的叙事效果。著名记者白修德在回忆当时的新闻报道时谈到,不管是中国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报道都极富文学的想象功能和修辞色彩,例如中国报纸上报道前线的一个小胜利。就喜欢用缴获敌人“武器无数”来说明,而军队的退却就被描绘为“该军正在进行重大的侧翼包围行动”,当看到“我方已胜利地将敌人诱入陷阱”则表明该城已沦入日军之手。这种“编故事”的才能也体现在每一个来华记者的身上,由于国民政府严格的新闻管制,记者们一般都不允许进行实地采访,于是记者们只得每天都编造故事来保住他们的饭碗,正如乔伊斯·霍夫曼所评价的:“他们(新闻记者)笔下的世界并不是原本的样子,而是他们想象中的样子。”因此,彼得·兰德认为“他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所谓记者。他们是个人主义者和作家”。抗战期间活跃在中国抗战第一线的美国新闻作家主要有埃德加·斯诺、自修德、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伊罗生、安娜·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全媒体时代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优化.doc
- 论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构.doc
- 论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工作.doc
- 论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地位问题.doc
- 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与实现方式.doc
- 论公正廉洁司法实现的制度保障.doc
- 论公民选举权与政党执政权的有机统一.doc
- 论共同抵押的法律适用.doc
- 论再谈判条款对国际能源合同非稳定性之保障.doc
- 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oc
- 计算机行业动态报告:GPT5前瞻之AI编程,Coding-Agent无招胜有招,万般应用皆破局.docx
- 境外债专题:南向通扩容助力中资境外债布局.docx
- 地税分局考核述职报告.docx
- 神火股份电解铝业领风骚,多元发展启华章.docx
- 通信行业2025年8月算力基础设施高景气度持续,国内AI有望加速发展.docx
- 信用债报告:资产荒延续,信用利差低位震荡.docx
- 信用|赎回可控,把握波段机会.docx
- 行业迎多重利好,关注建材配置机会.docx
- 建筑行业月报:建筑持仓微增,雅下水电开工提振基建.docx
- 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行业加密资产服务研究专题一:加密破圈,互联网券商的弯道超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