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隆里宗祠文化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锦屏县隆里宗祠文化探析.doc

锦屏县隆里宗祠文化探析   【摘 要】宗祠,是家族祭祖、议事和执行族规制度的场所。他充分反应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锦屏县隆里是一座军事屯堡,居民大多数都是江西、山东和安徽等地的后裔,是一个融合了汉文化,侗苗文化和清水江文化的乡镇。隆里现存有五座宗祠:江氏宗祠、龙王氏宗祠、西王氏宗祠、所王氏宗祠和陈氏宗祠,都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文章主要以隆里五座宗祠产生的背景及条件、建筑风格、所蕴涵的文化和对于宗祠的现状及保护展开概述。   【关键词】隆里;宗祠文化;祭祀;保护   隆里,原名井巫城、龙标寨、龙里。历史悠久,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边城。位于锦屏县南部,地跨东经109°2′52″至108°32′16″,北纬26°23′4″至26°27′16″之间。东邻新化乡,南界黎平县敖市镇,西连启蒙镇,北接钟灵乡。土地总面积47平方公里。根据200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隆里乡镜内以汉、侗、苗、三个民族为多数,其人口分别占全乡总人口36.43%、36.4%、26.9%,三大民族总体上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   一、隆里宗祠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在过去,只有帝王、诸侯、士大夫才能设宗庙祭祖,直至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民间百姓修建宗庙。其中《辞海》就介绍:古代有官爵着得建立家庙,祭祀祖先。礼王制;天子七庙(祭始祖、高祖、曾祖、祖、父五庙加祭远祖的昭穆);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又在“家祠”条目说:“祠堂,即家庙。古代士庶不得立家庙。至明代,许立祖迁祖庙,陈宗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显示家族的声势,彰显地位,隆里各姓氏开始纷纷建立本族的宗祠。但是修建宗祠时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锦屏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6.4℃。适合多种林木的生长,尤其是杉木,所以锦屏素有“杉乡”的美誉。自明代中后期,明王朝就派官员来这里采购木头来建造宫殿。前来购木的商人主要来自安徽、江西、陕西、湖南和湖北等地,为此在清水江开辟了一条“水上贸易”之路,大量的木材往外输出,使得锦屏经济繁荣。这为隆里宗祠的修建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文化教育发达   隆里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唐朝时期,被誉为“七绝胜手”的著名诗人王昌龄,因一首《梨花颂》,被朝廷下贬到隆里。王昌龄到隆里后,兴办书院,传道授业,培育人才。以至后来隆里人才辈出。如黎平府(当时的隆里属于黎平管辖)第一个考中举人的就是隆里的王大臣,被隆里人称为开科状元。明清以来,总共出了两个进士、十八个举人、四十八个贡生。文化教育的发达,为宗祠的修建提供了文化基础。   (三)该姓氏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   隆里的大多数居民都是明朝时期,朝廷派来镇守少数民族起义军民的后裔。当时,江氏始祖江造就被赐为武略将军,龙王王氏始祖王胜被敕封为昭勇将军。后人为了纪念祖宗的丰功伟绩,并为其修建宗祠。再着,江氏、王氏和陈氏在隆里是大姓,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的文人雅士。   二、隆里宗祠的社会功能   《辞海》里,“宗”的意思为祖庙、祖先、同族等;“祠”意为春祭、秋祭、祭祀、祖庙、祠堂;“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先的处所;“祠堂”的意思为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后世宗族宗祠亦通称祠堂;“祠庙”即祠堂;“宗祠”是祠堂、家庙,旧时同族子孙供奉并祭祀祖先的处所。隆里宗祠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来祭祀祖先;二是用来修缮和晒家谱;三是用来商议族中大事;四是教育及处罚子孙后代,严肃族规;五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最后是彰显一个家族的地位和威望。这里着重介绍祭祀祖先和修缮家谱   (一)祭祀祖先   最近几年,隆里就江姓和龙王姓还在宗祠里进行祭祀,另外三坐宗祠都已变成堆放杂物的场所。这两座宗祠的祭祀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大同小异。祭祀仪式一般由祠长或族长主持,祭祀人员主要包括: 主祭孙一人,一般由嫡系的长子长孙担任,但如果家族里有功名或任官者不是长房长孙也可担任;陪祭孙两人或祭孙多人;通赞一人,担任祭祀主持; 引赞两人,担任副主持;除此之外,还有司馔、司燎、司帛、司樽、司祝、司爵、司盥洗、司福胙等各类人员。对于祭堂的摆设,祭堂正中间摆放有始祖及各祖宗的牌位。牌位前一到两排为供案,摆有猪、鸡、羊等牺牲、水果和糖果等祭品。供案前又摆放有香炉的香案,用于上香烛。这是也是读祝文的地方,祭祀时,歌童或通赞、引赞等站在香案两边。主祭孙站在香案前,陪祭孙与众多祭孙站在主祭孙之后。祭祀之前要张贴榜文,通知族里的各成员参与祭祀活动。宗祠的祭祀活动主要包括:迎神、参神、献礼、侑食礼、饮福受胙、辞神六个步骤。   (二)修缮或晒家谱   自古以来国有史,乡有志,家有谱。宗祠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