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覃 氏 迁 徙
覃氏肇起之后,在上古时代的数千年中历经变故,至西周时迁居谭国,归谭氏,获得了一段时期安居乐业的生活。好景不长,至公元前682年,谭国又被齐桓公所灭,其后覃氏先民以国为姓,一部份留居谭地,一部份则西迁陕西有褒(今南郑),另辟基业。
谭灭后的以上两支覃氏先民,随着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通过兵征留戍、官任落籍、民徙拓荒的方式,与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合流,经历了由北向南移民的历史。由于“地望不彰”,现根据历史可考者及已知的各地谱牒资料,略去广西覃氏的情况,以探讨射洪覃氏祖源为目的,将覃氏迁徙的途径分述如下:
(一)西迁覃氏
谭国灭亡后,原有竹氏覃民不愿做齐国的顺民,便相率逃亡,回归旧地陕西有褒(今南郑)、汉中一带,并由谭去言,恢复覃姓,建立基业。经过东周、秦、西汉各朝蕃衍发展,至东汉已蔚为巨族。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覃氏后裔就出在西迁覃氏这一支。
东汉时的覃儿健,汉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娄中(今湖南张家界市)人。其父覃屏在汉平帝三年(公元3年)为武陵将军,率兵助武陵太守征剿五溪,后屯兵驻守澧水流域,到王莽篡汉(公元9年),他为武陵地区反抗新莽政权的首领。公元16年(新莽天凤三年)覃屏病死,覃儿健继承父职。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冬,覃儿健带领武陵娄中土民反抗官府增税,被官军镇压。公元80年,覃儿健战死,举族被迫南迁,成为广西西北部和湖南西南部覃氏始祖。由于这一带地区是苗、瑶,壮、侗、土家、毛南、仫佬等少数民族所居,覃氏也与这些民族融合,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覃儿健虽是湖南娄中(今张家界市)人,但其父覃屏“原居雍、秦,望出关中、陇右”,当为西迁覃氏的后裔。
中国历史上第二位覃氏后裔为后汉的覃万传,他是陕西南郑人,曾任蜀汉总兵,建兴三年(公元255年)随诸葛亮南征,在马忠麾下任先锋,屡出奇兵,战功彪炳。及南征师还,万传得马忠保荐授封武陵君,镇守五溪,甚得各蛮族拥戴,被推举为总酋长。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蜀后主降魏,万传不能返回原籍,其后裔落籍武陵,世袭其职。
覃万传一支在湖南西部五溪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衍生宗派,遍及湘鄂黔桂。一部份从贵州的思南、思州(今贵州岑巩县)、镇远、榕江等县南下广西北部蕃衍,今贵州东部各县及广西融安、融水、环江、宜山等地覃氏宗人当为其后裔。另一支留居原地,成为武陵地区覃氏主力。另一支向湖南东南各县迁徙发展,如湖南淑浦、祁阳、武田等地覃氏宗人.可能有其后裔。
中国历史上第三位覃氏后裔,是南北朝梁时的覃元先,又名无克,陕西南郑人,归梁后封为东宁州(今广西罗城县)刺史,随武帝(肖衍)作战,由于战功卓著,加封云魔将军。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反,元先与肖云合力讨伐,使侯景受挫。次年,侯景攻陷皇宫,武帝死,元先失去支柱,回东宁任所。两年后元先病死,子孙落籍桂北,成为广西北部、广东南部覃氏的始祖。
中国历史上第四位覃氏后裔,是唐代的覃汝先(另一种说法为覃如夏),四川夔州人 (今重庆市奉节县)人。南北朝时期,覃氏为避战乱,从陕西南郑、汉中一带迁往长江三峡地区,历经二百多年的蕃衍,族人散居夔州、开州(今重庆市开县)、归州(今湖北省姊归县)、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施州(今湖北省恩施县)等地区,再次成为巨族。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长安陷落,唐明皇(玄宗)西迁,覃汝先在四川剑阁附近迎驾,被封为行军总管兼左仆射,护驾西行至成都。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玄宗为太上皇,念其忠义,加封光禄大夫,派往施州镇抚十八峒,准许世代承袭,这样他的子孙成为覃氏南迁的主力。
汝先的后裔——伯圭,其子孙一部份居湖北长阳、长乐、鹤峰、宜昌、枝江、松滋、公安、天门等县,主力居湖南石门、慈利、大庸、桑植、桃源、常德、临澧、临湘、宝庆(今邵阳市)、:武冈等县;另一支居广西融安、融水、柳州及来宾县,人口估计已达数百万人,成为泱泱巨族了。伯圭之孙覃友义兵征广西,落籍柳州,成为该地始祖。
(二)谭地覃氏
古谭国灭亡后,留居谭地覃民由于己改姓谭,所以在历史上无覃氏后裔的记载。根据各地覃氏谱牒的记录,由谭地迁徙改姓的有两人,现分述如下:
宋代谭鳌。各地族谱说法不一,这里以清同冶六年(公元1867年)覃肇周来仁和镇亲宗认族,送来湖广邵陵谷州覃氏族谱的记载为依据。谭鳌是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宋绍兴(公元1131-1162年)时由科甲拔授御前待卫,册封谭部将军。是时楚南苗叛,、奉诏率二子一一覃龙、覃虎征剿,事毕凯旋复命,加封边疆侯。上复谕云:余党未尽,仍往楚南,永镇苗疆。为保护子孙免遭苗害,将谭去言,改姓覃,其后子孙落籍湖南,六世孙覃景春又徒居邵阳,其他后裔散居宁乡、益阳等地。
贵州荔波县《覃氏宗谱》尊谭鳌为始祖,其叙述与上述差异甚大,但由谭改覃、由江西迁入一致。
《中国覃氏源流世系考》将谭鳌称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