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测评 1.商鞅变法发生在(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3.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4.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359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359年 D D A B 结 束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徙木立信 商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百姓不信任自己,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然后宣布谁能将此木搬至北门,就赏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金。有人将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门,商鞅马上赏他50金,以示不欺。于是商鞅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 之后商鞅颁布了哪些变法法令?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一、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其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变?)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怎么变?) (三)商鞅变法影响及评价(“变”的怎么样?) 合作讨论: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为什么要变?) 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铁犁铧 铁镰 铁器和农耕的推广 铁锄 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此范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 铁双镰范(战国时期) 青铜牛尊 牛的鼻子套一圆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 春秋时期,开始用牛耕田,战国时期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2、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1、时间: 2、国君: 3、目的: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怎么变?)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富国强兵 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土地所有权,按土地多寡来征税。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可免除徭役(统治者强制人民进行的无偿劳动)禁止弃农经商。 3)奖励军功。20等爵位,不论出身,按战功授爵;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 4、变法的内容 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立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5)、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相互监督。 (三)商鞅变法影响及评价(“变”的怎么样?) 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 影响: 1)政治上: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 2)经济上:使国家富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军事上:军力增强,战斗力大大提高。 4)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小组讨论 1)顺应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潮流 2)变法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3)商鞅取信于民,与时俱进 启示: 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原因: 二、都江堰的修建 1、主持修建者: 2、特点: 3、功能、作用: 1、主持修建者: 李冰石像 李冰父子 李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被后世奉为“川祖”。 1、主持修建者: 2、特点: 3、功能、作用: 李冰父子 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生态型水利工程) 1、主持修建者: 2、特点: 3、功能、作用: 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生态型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 1)灌溉、防洪、运输,是一座生态型综合性水利枢纽。 2)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3) 是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放水节仪式 三、秦国的强大 战国后期,秦国为什么会强大起来? 1.商鞅变法 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秦军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 3.都江堰的修建 强大原因: 使秦国成为最富强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长平之战 使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长平之战 廉颇[pō] 长平之战形势图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廉颇为赵军主将,初战失利,鉴于秦军势盛,但远离国土,不能久战,即固垒坚守,阻止了秦军进攻。 后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纸上谈兵]代廉颇为主将,改变廉颇战法,终致赵军惨败。 战国后期秦军战无不胜的原因有哪些? 1、商鞅变法,秦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秦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