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曹艺斌的艺术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名家曹艺斌的艺术人生.doc

京剧名家曹艺斌的艺术人生   曹艺斌是全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文武老生,曾得到京剧生行中素有南麒(周信芳)北马(马连良)关外唐(唐韵笙)之称的两位大师――周信芳和唐韵笙的真传,并先后被唐先生收为义子、周先生收为学生。他功底扎实、嗓音苍劲、表演细腻、戏路宽广,在麒派和唐派表演艺术上很有造诣,深受广大观众a喜爱。新中国成立初期,进中南海为毛主席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演过戏,1955年定居大连,担任过大连京剧团“艺委会”副主任,并当选为辽宁省政协委员。   1982年11月,曹艺斌因癌症在大连病逝,享年71岁。   梨园名门之后,自幼学艺   曹艺斌祖籍河北高阳,1911年出生。父亲曹宝义,艺名小宝艺,是著名的武生演员,因为演技精湛,当时与梅兰芳等七位同庚皆属马的名演员一起被人们称为京剧界的“八匹骏马”。曹艺斌出生在这样的梨园之家,从小就受到京剧艺术的熏陶,三四岁便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在家人的带领下,到剧场看父亲的演出。曹宝义也非常喜欢这个儿子,闲暇之时常教他一些招式。   上个世纪初那个年代,梨园世家的孩子,只要有些表演天赋,大都随家人学艺,曹艺斌也不例外,5岁时,曹宝义为了验证他适不适合从艺,演出《龙潭鲍骆》时决定带他登台客串一个小角色,演出前曹宝义只给他详细说了两遍戏,结果曹艺斌上台后,一招一式表演的像模像样,不仅他认为曹艺斌演得不错,同台演出的演员,也都说曹艺斌是块唱京剧的料儿,于是曹宝义下决心让他学戏。   曹宝义毕竟身在梨园,对京剧表演非常了解,因此在对曹艺斌的培养上颇费了一番心思。曹艺斌8岁,曹宝义决定送他进科班正式学戏。当时曹宝义正在上海演出,便先把曹艺斌送进上海京剧界著名演员夏月珊、夏月华、夏月润兄弟创办的夏氏科班练基本功,而后又单独给他“开小灶”,请来了尚派武生创始人尚和玉的亲传弟子韩长宝和京剧名家瑞德宝,让曹艺斌跟韩长宝学武生大戏,跟瑞德宝学谭派谭鑫培的老生戏。韩长宝的武生戏完全宗尚派,讲究功夫扎实、表演淳朴,一招一式很少花点子,把曹艺斌教的规规矩矩。瑞德宝主要教了曹艺斌唱工戏“三斩一碰”(《辕门斩子》、《斩黄袍》、《失空斩》、《碰碑》);扎靠戏《定军山》、穿褶子的戏《打棍出箱》、短打戏《打渔杀家》,他告诉曹艺斌,这些戏学好了,唱老生所需的基本功就都有了,以后学别的戏也就容易了。曹艺斌在这两位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很快学会了不少戏。   “童伶大会”登台,崭露头角   1922年下半年,正在曹艺斌学业大有长进的时候,曹宝义所在的亦舞台经理沈少安从北京请来了余叔岩,与他签了半个月的演出合同。余叔岩是谭鑫培的学生,因此他演的都是谭派戏。当时余叔岩已经是谭鑫培去世后首屈一指的老生,造诣很深,曹宝义觉得这是曹艺斌难得的学习机会,于是有意缩减了他的一些课程,安排时间让他观摩余叔岩的演出。余叔岩在合同即将期满的时候,上演了唱、念、做、打俱全的《珠帘寨》,此戏上演的第一天就在上海引起轰动,剧场天天爆满,余叔岩不得不又续了半个月合同,连续演《珠帘寨》。曹艺斌自第一天看这出戏,就被余叔岩的演唱和表演吸引住了,此后每天都跑到剧场去看、去学。而且每次看完戏,第二天一完成正常功课,便扎上大靠,戴上白满,拿上大刀,根据记忆练起《珠帘寨》来,并请韩长宝给予指导,很快曹艺斌即完全学会了这出戏。此时,1923年春节已经临近了,上海梨园界按照惯例开始准备“封箱”演出。“封箱”演出是旧时梨园界的规矩,每到旧历年底,各戏班要搞一次联合义演,用收入救济贫苦的同行。当时上海很流行小孩儿戏,于是这一年大家就组织了一场“童伶大会”,由在上海的艺人子弟演出。当年参加演出的“童伶”和剧目是:名伶毛韵珂之子毛燕秋的《独木关》;武花脸李永利之子李万春的《落马湖》;武生张桂轩之子张竹轩的《神亭岭》;武生盖叫天之子张翼鹏的《武松打店》;最后的压轴戏是曹艺斌的《铁公鸡》,曹艺斌的表演功底扎实,台风稳健,受到京剧界人士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曹宝义看了儿子的表演,心里也暗中叫好,充满了欣喜。   12岁挂牌演出,一举成名   正是因为看了曹艺斌的这次演出,春节过了没几天,亦舞台经理沈少安来找曹宝义,一进门寒暄了几句后说:“八爷!(曹宝义在结拜兄弟中排行老八)刚过了节,我从北京请的角儿得几天才能到,可剧场空不起,我想让小俊子(曹艺斌的乳名)给压轴顶几天!”“小俊子给你压轴顶场子,能行吗?他才12岁呀!”曹宝义有些犹豫。“我觉得没问题,童伶大会上他演《铁公鸡》您不是也看了吗!您是行家,应该知道他的功力。再说了,看了他那天演出的人都夸他不错,难道大伙还能都走了眼?”沈少安这么一说,曹宝义回忆起那天曹艺斌的演出,觉得是那么回事,心里有了些底,加上沈少安又是应急,就答应让曹艺斌给他演三天。   毕竟是一个12岁的孩子第一次挂牌儿演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