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南通市高三化学期末调研测试情况分析.doc
2009年市高三调研测试1)命题的内容没有超出《说明》要求;(2)命题的知识结构合理;(3)命题的难易比例恰当;(4)试题的文字、语言表达、图形、序号、标点符号等符合高考规范;(5)题型的设计符合测试的目标和要求。第三是注意考查知识的全面性,既重视对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能重视对学生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第四是根据学生的阶段特征、思维特点、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不同的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学习状况,比较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
第一卷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所涉及知识点多,涵盖面广,但灵活度相对较高,学生易于下手,但得高分不宜(可从全市得到满分48分只有11人可以看出)。第二卷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很多试题为学生未见过的原创试题,要求解题时思路既要广阔、又要十分缜密,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学生很容易失分。本次考试全市平均分为65分,比期末考试平均整整低了15分,出现很明显滑坡,最高分为110分,最低分为9分(期末最高为116分,最低为21分)。
南通卷提供的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不够细难于操作。
二、考试卷面反映
本次考试学生数为1261人,第一卷得分为32.9分,第二卷得分为32.3分(达B分为59分)。
表一 各市几次考试化B率比较
地区 全市 张家港 常熟 昆山 太仓 吴江 吴中 相城 园区 九月份 61.1 66.7 67.4 65 66.6 41.5 66.2 51.9 69.1 期中 60.2 61.8 60.4 58.7 61.7 — 63.6 51 63.5 期末 64.5 73.8 68.6 70.2 70.4 47.5 60.4 54.8 75.3 表二 期末卷、南通卷昆山各校化B率比较
学校 昆中 震川 一中 陆家 开高 国际 文峰 期末卷化B人数 435 308 15 13 56 14 21 期末卷化B率% 85.6 78.8 32.6 15.7 47.5 70.0 31.3 南通卷化B人数 408 295 14 11 45 14 15 南通卷化B率% 81.0 75.8 30.4 13.9 39.5 70.0 22.4 表三 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参考答案 D A B C A D C B AB A CD BD BC D 全对率% 92.3 97.3 48.9 89.2 89.3 88.8 70.9 72.8 47.3 46.2 31.2 21.2 51.9 48.5 单选率 — — — — — — — — 47.3 — 42.2 46.6 41.2 — 错选概率较大选项 — — A或D — — — D A或C 漏选 B 漏D 漏B
错A 漏B C 题3. D选项:没有注意到制乙烯的原料酒精遇火易燃烧甚至爆炸。
题7. D选项:陷阱题,学生往往疏忽H+与NO3-共存时,加铝不产生H2。
题8.学生对二次电池概念不理解;学生只注意反应方程式,而没有看清题意是碱性电池。不能根据总反应写出电极反应式。
题9. 考生漏选A或B原因是学生的基础实验没有很好复习。
题10. 对提供的原子半径、化合价的综合分析不够全面,没有到位。
题11. 选A主要没有仔细注意电离方程式和水解方程式的区别;选B主要属于审题不清。漏D选项原因是对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析把握性不大,不敢选。
题12. 错选A,是对其中隐藏的碳四价没有找出来,掉入陷阱,错选C是学生对加聚和缩聚的概念认识不清。漏选B可能没有注意结构的对称性。漏选D的考生是对相关结构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到位。
题13.漏选B主要是还有不少学生不能利用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等一些列关系推导出这个关系。
题14. 本题错选C。原因可能是学生没有考虑到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由于平衡常数不变,所以B的平衡浓度和C的平衡浓度同等比例扩大,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表四 第Ⅱ卷各大题得分情况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满分 10 8 10 10 12 10 12 得分 2.1 3.7 6.3 3.4 6.5 2.3 7.8 15. (1)学生回答不到位,如缺少“将奶粉中的所有氮元素”、“被吸收剂吸收”。
(3)学生计算存在问题。
(4)本小题问题主要是学生对题目的总体把握不到位,所以不能理解命题的要求。反映出来问题:一是学生无从下手,二是回答不能全面到位。
16.学生对框图知识的推断基本没问题,但书写电子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扣分很严重,该抓的分数抓不住,反映学生的基本功较薄弱。说明老师的教学还存在很大的漏洞。
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