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详解).docVIP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2年11月16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一组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着装 ∕ 着陆 闷热 ∕ 闷声闷气 长歌当哭 ∕ 正当防卫B.沼泽 ∕ 号召  乘客 ∕ 乘风破浪 间不容发 ∕ 间或一轮C.强盛 ∕ 强迫 陨石 ∕ 殒身不恤 叱咤风云 ∕ 姹紫嫣红D.游说 ∕ 说服 遭殃 ∕ 怏怏不乐 濒临灭绝 ∕ 平心而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落汗涔涔 直接了当 饱经事故B.和蔼   橘子州 白浪涛天 兵荒马乱C.烦躁蒙蒙雨 唉声叹气 委曲求全D.包涵卢柴棒 走投无路 冥玩不灵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10月4日,新华网最先报道了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 8点10分,云南彝良发生山体滑坡,造成田头小学教学楼全部被掩埋,18名学生遇难。B.电力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可谓细致周全,然而,一次次血的教训不断重现,说明对安全规章制度充耳不闻是酿成生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C.非法购买钓鱼岛闹剧后,对中国人的严正抗议,日本政客一开始不以为意,等日本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之后,他们有些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D.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宰牲节期间停火协议生效已进入第4天,但双方仍在不同地区进行争斗,耸人听闻的事件时有发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冲绳民众举行大规模的反对集会,劝阻日本政府不要在冲绳普天间机场部署美国海军陆战队MV-22鱼鹰垂直起降运输机。B.由于日本政府导演了独岛、钓鱼岛、北方四岛等一系列的领土争端,搅动了原本还算太平的整个东北亚局势。C.作家莫言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和历史史实融入小说创作,被评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称号。D.现在全社会关注通货膨胀,民众担心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多次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B.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代表作是《吉檀迦利》《飞鸟集》。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丧钟为谁而鸣》。C.贾宝玉十分鄙弃功名富贵及其相关的世俗观念。因此,当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女孩子也劝他致力功名时,他感到特别痛心。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历史剧《哈姆莱特》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年轻理想主义者——英国王子哈姆莱特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9题。6.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国古代服饰“礼”的功能的一项是A.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B.清朝的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C.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为捍卫封建等级制度的而大力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D.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 7.下面对于“服饰”的有关内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B.在古代社会,服饰就如同一种符号,是阶级社会的各等级各阶层的形象代言。C.为了强化服饰作为社会精神的外化的功能,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D.中国古代服饰的功能大致经历了 遮羞敝体――等级代言――标榜个性等几个阶段。 8.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要将审美意识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就能考察到它的原貌。B.古代服饰文化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现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外化。C.我国各朝各代的服饰,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通过古代服饰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审美意识的变迁。D.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对设计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刘保勋,字修业,河南人。少好骑射。后唐清泰中,裁十许岁,摄潞州左司马,随父署彰德军衙内都校。父卒,补供奉官。习刑名之学,颇工诗。因献诗,宰相桑维翰奇之,奏擢为太常丞。  宋初,拜户部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