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考试试
2014-2015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总分:60分 时量:60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 灵渠 C. 长江 D.黄河
2李克强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与“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X|k | B| 1 . c|O |m
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4.古人云“棋琴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 )
A、杜康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5..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有一少数民族首领曾给唐朝皇帝写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据此判断该民族是
A.回纥 B.吐蕃 C. 靺鞨 D.匈奴 HYPERLINK / 新|课 | 标|第 |一| 网
6.曾经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进行“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哎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都十分熟悉。你知道腾格尔他们民族的祖先曾经建立的疆域空前辽阔的元朝,是谁建立的(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7、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 ( )
A、发展农业生产 B、加强民族融合 C、有效统治全国 D、实现国家统一
8、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
A、洛阳 B、景德镇 C、西安 D、绍兴
9、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经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他看到两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的写下了两句诗:“人从宋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位读书人发出这种感概是为何事 ( )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王彦抗金
C、秦桧谋杀岳飞 D、噶尔丹叛乱
10. 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11. 读史可使人明智。有一部史书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它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春秋》 D.《尚书》
12、《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 ( )
A、江南地区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B、南方地区是国家政治中心
C、当时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D、江南地区文化繁荣
13. “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民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它的设计者是 ( )
A、鲁班 B、李春 C、李时珍 D、宋应星
14、费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二材料题 ( 32分)
15、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