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 阳明病实证 (一)承气汤证 1 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207)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以調胃氣。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248)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249) (1) 证治 因: 汗、吐、下后损伤津液,转属阳明 胃中燥热,未经误治而邪热化燥, 入里成实 证:蒸蒸发热――热聚于内,蒸腾于外 心烦――胃热扰心 腹胀满――燥热内结,腑气不通 还可大便秘结、谵语、濈然汗出等 机:燥热内盛,腑实初结,气滞不甚。 治:泻热和胃,软坚润燥。 方:调胃承气汤 大黄――苦寒,泻热去实,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 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利大便 甘草――甘缓守中,使硝黄的泻热作用 于胃,以泻胃中无形之热, 甘缓和中,保护胃气,防止硝 黄寒凉伤胃 煎服法: ①先煮甘草、大黄,后纳芒硝; ②温顿服之。 (2)(29)“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其服法是“少少温服之”。 (3) 大黄用清酒洗 张元素:用之须酒浸,煨热者,寒因热用。 李杲:邪气在上,非酒不主,若用生者,则遗至高之邪热,病愈后或目赤喉痹,头痛,膈上生痰也 (4) 运用 阳明腑实燥热初结的轻证; 大便燥结,痞满不甚者; 腑实重证下后,邪热宿垢未尽者。 (5) 关于“调胃” 一种认为,本证是腑实的轻证,不必峻下,用甘草以缓硝黄泻下之力,同时保护胃气。 一种认为,本证是胃热为主,可以没有便秘结,原文中没有便秘,以心烦为主,(29)有谵语,都是胃热炽盛,用甘草是为了使硝黄的作用于胃,更好地发挥泻胃热的作用,同时保护胃气。本证有无便秘并不重要。 我认为还有一种理解,就是阳明腑实证的病人,如果是素体脾胃虚弱者,泻下的时候要照顾病人的胃气,这时可以用调胃承气汤。 栀子豉汤证:外邪化热入里,扰于胸膈,以烦为主,可以认为其入里的部位不深; 白虎汤证:外邪化热入里,阳明的里热炽盛,热势弛张,充斥全身,部位比栀子豉汤证要深,应该在胃;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外邪化热入里,病位也在胃,主要是热邪阻滞了胃气的和降,主要表现是心下痞; 调胃承气汤证:可能是白虎汤证热邪弥漫全身开始向胃聚敛的阶段,胃热炽盛,所以心烦,甚则谵语,而栀子豉汤证是只烦不谵语的,如果谵语就是调胃承气汤证了,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以心下痞为主; 如果热邪聚敛于胃,胃中又有宿食停滞,热与宿食互结,阻滞于大肠,就是大小承气汤证了,这时主要表现是便秘,病位涉及大肠,比调胃承气汤证更深;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的轻重区别大小承气汤证。 也可以联系时方凉膈散来理解,凉膈散证是膈热和胃热并重,表现为胸膈灼热如焚,面赤唇焦,口舌生疮,或见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其组方为大黄、芒硝、甘草、栀子、黄芩、连翘、薄荷、竹叶,可以看成是调胃承气汤、栀子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加减方。 2 小承气汤证 [原文]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複服。(213)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讨论] (1) 证治 证: 多汗――热盛迫津外泄 大便硬――汗多津伤胃燥 谵语――硬则谵语(阳明浊热上扰心神) 机:里热炽盛,迫津外泄,胃燥成实。 治:泻热通便,消滞除满。 方:小承气汤 大黄――泻热去实,推陈致新 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 枳实――苦微寒,理气消痞 (2) 强调中病即止 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初服者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3) 运用 阳明热实,燥坚不甚,痞满而实者。 [原文]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虛也,為難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