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进展汇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蒲公英的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三七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直被人们视为绿色野菜而食用。虽然采集历史较悠久,但一直处于野生状态,甚至被视为顽固杂草。近年来,随着对其价值的深入研究,使人们大大改变了对蒲公英的看法。蒲公英以其风味独特、具有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和医药上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而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使其成为一种极具开发前景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多种效能型植物。 植物学特征 全株光滑几无毛,质柔软,内含白色乳汁,根粗大,单一或数条深入土中,侧生多数细根,淡褐色;根茎短,残留叶痕。叶基生,丛生多数,具柄或略翼柄,稀被白色毛,淡绿色至紫红色,阳光充足者颜色愈深,叶片伏地或斜上,长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36 公分,宽4~8 公分,叶缘深裂为羽状,部分裂片呈疏生线形针状锐尖,略逆生,叶端三角状钝尖或锐尖。种子成熟时展开成球状,冠毛呈伞状,借以飞翔散播。花期在春天。 营养价值 蒲公英有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每100g嫩叶中有水分81.2g,碳水化合物8.0g,粗纤维2.2g,蛋白质4.3g,脂肪1.1g,热量203.12kJ,灰分3.2g,胡萝卜素7.34mg,硫胺素0.035mg,核黄素0.388mg,抗坏血酸47.10mg,尼克酸1.88mg;100g干品中含钾41.03mg,钙12.15mg,镁4.30mg,钠0.03mg,磷3.98mg,铁233.2μg,锌44.2μg,锰39.5μg,铜14.2μg 食用 蒲公英的食用部分如幼苗,可生食、凉拌、做汤或炒食。其根可用水煮后切片炒食或与米煮食。其花序也可炒食或做汤。 药理作用 蒲公英性味甘平、无毒,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健胃消炎等作用,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蒲公英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淋巴腺炎、急性支气管炎、流行性腮腺炎、胃炎、肠炎、等疾病。近几年来的综合研究发现,蒲公英同时具备“三抗作用”作用,即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关于蒲公英的研究 活性物质:蒲公英种富含抗氧化物质(VC、黄酮、异黄酮)和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这类物质可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皮肤衰老。 人工栽培与组织培养:法国早已开始人工栽培,并培育出一些叶大而厚的栽培种。我国的一些地方也有少量栽培,还培育出了多倍体蒲公英。分别以叶柄叶片为外植体对蒲公英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快速高效的再生系统。 发芽特性的研究:研究者在冷热预处理对野生蒲公英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研究和变温培养对新疆野生蒲公英种子发芽及出苗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蒲公英种子对高低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比较突出的是对低温(5℃)的耐受。15-25℃变温培养对提高种子活力指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抑菌实验:采用不同溶剂对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对黑曲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几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研究了中草药蒲公英的体外抑菌作用。实验得出,中草药蒲公英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均具有体外抑菌作用。 饮料研究:近年来开发出蒲公英饮料,研究者以野生蒲公英为原料,确定了蒲公英茶饮料最佳配方;还有研究者以蒲公英、绿豆皮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保健饮料。 蒲公英种类繁多,这给蒲公英的分类研究带来困难。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蒲公英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蒲公英的研究也一定会越来越深入。相应的,蒲公英带来的社会效益也会更多。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