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椽笔陆丹林.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史椽笔陆丹林.doc

文史椽笔陆丹林   陆丹林(1897-1972),广东三水人,字自在,号非素、枫园,别署于勤、长老、长安老人、凤侣、甘霖、杰夫、顶湖、旧侣、眇叟、恩和、逊舆、接舆翁、清桂、蹇翁,室名因英楼、自在长老读书堂、霜风瘦梅居、薇居、掩月轩、枫园、红树室。室名中,尤推“红树室”最具名响,由黎元洪等题署;其次为“枫园”,由陈三立等题署。   陆丹林在“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前,便投身革命,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后结识国民党诸元老,有短暂从政和学西医经历。他因志趣于诗书和收藏,尤擅长文史和书画评论,遂远政界而进文坛,出入著名诗人团体“南社”,编辑报刊,以诗文扬名,与海内外文化名流多有交谊,形成庞大的交际圈。   时在上海,陆丹林与郑逸梅颇有交谊,彼此惺惺相惜。郑逸梅曾笔扬文坛,影响了一代上海人。如果说郑逸梅有“补白大王”的雅称,那么陆丹林可以当之 “文史椽笔”。因为在民国时期文化名人排行榜中,陆丹林的确堪称读书人的种子,文章锦绣,算得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尤其在文史、书画评论领域自树一帜,可谓“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陆丹林在上海滩即有“名笔”“名编”之誉,故谢无量有诗将其喻之为西晋文学家陆机:“陆机少小能文赋,况占岭南红树秋。十年冰雪战诗骨,画师写出更风流。”   就“名笔”而言,陆丹林诗文并举,誉满半壁河山,特别是在上海、香港、广东等地。其诗代表作有《岭南吟》。他集史家、思想家、评论家、收藏家于一身。他虽然主要生活在民国时期,但却坚持以白话文体写作,一生著述甚丰,出版的著作有《革命史话》《革命史谭》《当代人物志》《红树室笔记》《艺术论文集》《美术史话》《市政全书》《道路全书》《路史全书》《从兴中会组织到国共合作史料》(20余万字,惜未出版)等,总字数逾100万。   作为史家,陆丹林无疑受到司马迁《史记》的影响,还受到地方志关于人物记述的影响。其所作人物研究和传记,或可以说具有民国断代史意义。陆丹林所著《当代人物志》,是他特别看好和看重的一本书,1947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该书入传的人物有:康有为与李提摩太、吴佩孚与杨圻、林语堂与周树人(鲁迅)、陈三立、徐世昌、马君武、徐谦、许地山、张一麟、叶恭绰、张大千、刘开渠、赵祖康、陈孝威、张竹君。这些人物在各自领域,无疑是重量级的。该书不仅书封设计精美、考究,而且堪称 “研讨近百年的史事”的集大成。在该书的自序中,谈及研究近代人物时,陆丹林认为:“近代人物的生平行谊,是史料构成的要素;因之,对于近代人物不得不特别的注意了。”鉴于古史、近代史的诸多存疑和考据的颠倒是非的叙述,陆丹林在写史时十分强调“我写史事,立着一个原则,即宁抱憾于遗珠,毋贻讥于乱玉”。鉴于陆丹林的苦痴于文史和追求民主及向往自由,张大千曾特别书法六尺巨联“无忧唯著述,有道即为勋”(集屈大均句)相赠,以写照其心路历程、人生愿景。   除《当代人物志》中所列人物外,陆丹林还笔触到林则徐、孙中山、汪精卫、蒋介石、冯玉祥、唐绍仪、陈少白、柳亚子、李瑞清、郁达夫、弘一法师(李叔同)、曼殊、冯自由、谭元博、吕碧城、赵述生、齐白石、吴昌硕、陈树人、谢玉岑等一大批各界重量级人物。在写作上,较之《史记》,陆丹林所记人物使用的均是白话语体文,而且有一部分采取“掌故”形式,可读性强,使人趣意盎然。身为史家,他写史的态度和史观,颇得好评。叶恭绰曾在《陆丹林著革命史谭序》中评价:“丹林此书,纪述详实,又宗旨无所偏倚,实为斯类佳著,因宜公之于世。”   作为思想家,他无疑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而且颇为激进,特别是在抗战之前。一方面,他以“大道之行”论党(国民党)忧国,鼓吹民族抗战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他倡导民族气节,固守文人品格。究其底里,这与他早年加入同盟会、南社及与结识若干仁人志士的革命性有关,也与他作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人的价值观有关。   作为杂家和评论家,除所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外,他曾在《申报》《中央日报》《新闻报》《大光报》《大公报》《中国晚报》《国画月刊》《美术生活》《南风》《月风》《子曰》《人之初》《逸经》《大风》《永安月刊》《广东文物》《道路月刊》《大华》等报刊发表一系列文章,尤以在《逸经》《大风》《永安月刊》《道路月刊》等杂志发表居多。他的创作思维,天马行空;创作速度,有如井喷;写作类型,几乎无所不能,或人物,或考据,或艺术,或随笔,或掌故,或述评,或政论,或风土,或游记,或史话,或诗,真个是信手拈来。他的写作内容,海阔天空,几近横陈百科,凸显出一个博大的文化体系。其为文纵横捭阖,或论《新文化与基督教》,或云《耶稣会的创立与轮华文化》,或议《宗教的神迹》,或作《思想漫谈》,或发《抗日之声》,或考《人名与地名》,或讲《文章与心境》,或写《兰花》,或记《用典与对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