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大词典》“衙兵”一词释义补正.docVIP

浅谈《汉语大词典》“衙兵”一词释义补正.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汉语大词典》“衙兵”一词释义补正.doc

浅谈《汉语大词典》“衙兵”一词释义补正   摘 要:《汉语大词典》作为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颇具权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衙”“牙”二字的讹变关系入手,结合《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例证,对《汉语大词典》中“衙兵”一词释义进行补充。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新编五代史平话》 衙兵 牙兵   众所周知,《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在学界颇具权威。在其编纂过程中,众多学者投入心血,但受当时条件的限制,难免有所疏漏,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撰文进行商榷补正。笔者在翻阅《新编五代史平话》时注意到“牙兵”一词颇具时代特色,查检《汉语大词典》相关语词条目,发现与其相通的“衙兵”一词的释义存在一点问题,在此提出,希望能为今后词典的编纂和修订提供参考。《汉语大词典》中“衙兵”释义有二:①唐代天子的禁卫兵;②唐代节度使的卫兵。这两个条目都指出“衙兵”是唐代的卫兵,这在笔者看来不是很准确。   研究“衙兵”的释义,可以先从“衙”与“牙”字的讹变问题入手。《汉语大词典》中,“牙”的释义有十九条,其中条目六:旗名。《文选·潘岳〈关中〉诗》:“桓桓梁征,高牙乃建。”李善注:“牙,牙旗也。《兵书》曰:牙旗,将军之旗。”宋·周密《齐东野语·出师旗折》:“按《真人水镜经》云:‘凡出军立牙,必令坚完,若折,则将军不利。’盖牙,即旗也。”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兀的是还你魂的高车驷马。那的是取你命的大纛高牙。”参见“牙旗”。条目七:古称军中长官住所。《晋书·张轨传》:“重华大悦,以艾爲中坚将军,配步骑五千击秋。引师出振武,夜有二枭鸣于牙中。”条目八:扎营;驻军。《旧唐书·李德裕传》:“(乌介可汗)牙于塞上,遣使求助兵粮。”《新唐书·突厥传上》:“靖进屯恶阳岭,夜袭颉利,颉利惊,退牙碛口。”条目九:古代官署的称呼。后多作“衙”。《新唐书·泉献诚传》:“武后尝出金币,命宰相、南北牙羣臣举善射五辈,中者以赐。”宋·洪迈容斋随笔·魏明帝容谏》:“太宗大怒,谓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玄龄等拜谢。”《汉语大词典》中“衙”字的释义有九条,其中条目一:旧时官署之称。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爲公牙,府门爲牙门。字称讹变,转而爲衙也。”《旧唐书·舆服志》:“京文官五品已上,六品已下,七品清官,每日入朝,常服袴褶。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宋·苏轼《异鹊》诗:“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条目三:衙参。《玉篇·行部》:“衙,参也。”唐韩愈《河南府同官记》:“岁时出旌旗,序留司文武百官于宫城门外而衙之。”宋·洪迈《容斋三笔·衙参之礼》:“今监司、郡守初上事,既受官吏参谒,至晡时,僚属复伺于客次,胥吏列立廷下通刺曰衙,以听进退之命。”参见“衙参”。条目四:谓排列成行之物。亦谓排列成行。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爲槐衙,曲江池畔多柳,亦号爲柳衙。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元·舒頔《春雪》诗:“篱寒春雀阵,檐冻午蜂衙。”这些条目都显示出“牙”和“衙”二字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看《汉语大词典》中“牙”和“衙”组成的相关语词的释义,   【牙吏】衙门小吏。宋·苏舜钦《并州新修永济桥记》:“欲兴远谋,默有成算,遣牙吏秦谦,助浮屠辈以谕郡中,命行衆悉。”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赵元昊每遣使奉表入贡,不过称教练使,衣服礼容,皆如牙吏。”   【牙校】低级武官。《新唐书·石雄传》:“(石雄)少爲牙校,敢毅善战,气盖军中。”宋·洪迈《容斋续笔·银青阶》:“国朝踵袭近代因循之弊,牙校有银青光禄大夫阶,卒长开国而有食邑。”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中丞阿公喜极,遣牙校驰笺索藩司 彭公家屏赠诗。”   【牙门】1.古时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后汉书·袁绍传》:“曲义追至界桥,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李贤注:“《真人水镜经》曰:‘凡军始出,立牙竿必令完坚;若有折,将军不利。’牙门旗竿,军之精也。”《国语·齐语》“执枹鼓立于军门”三国吴韦昭 注:“军门,立旍爲军门,若今牙门矣。”清·王抃《扬州次梅村师韵》:“牙门置酒宴公卿,锦纛雕鞍命北征。”   【牙将】军中的中下级军官。《旧唐书·秦宗权传》:“ 秦宗权者,许州人,爲郡牙将。”《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刘大尉见郭威 生得清秀,是个发迹的人,留在帐前作牙将使唤。”清·周亮工《哭柘浦李文素将军》诗之二:“牙将悲长绋,词人拜野坟。”   【衙吏】衙门中的小官。唐·黄滔《赠郑明府》诗:“庭罗衙吏眼看山,真恐风流是谪仙。”   【衙校】低级的武官。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复少时学六壬,闻州一僧善发课,州有一衙校偶问之,僧曰:‘大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