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氏的名人
沈氏的历史名人(一)
沈诸梁:(生卒年待考),字子高。著名春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叶氏鼻祖之一。 叶公沈诸梁,春秋时期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因而改姓叶。 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的其父沈尹戍在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叶公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比李冰修都江堰早二百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见证了叶公治水的历史。临终之前,叶公留下了“勿以小谋败大作;勿以嬖御人疾庄后;勿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的遗嘱,教育叶姓子孙后代“亲贤臣远小人”,受到了当时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高度评价。 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自战国以后逐渐由中原地区向南方及海外播迁,子孙遍及世界五大洲。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的叶公共场所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沈庆之:(公元386~465年),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今浙江德清武康镇)。著名南朝时期的传奇英雄。 沈庆之的哥哥沈敞之,曾为名将赵伦的部下担任征虏参军、监南阳郡,在抵抗南蛮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的战功。他的弟弟沈劭之,则以庐陵王绍南中郎行参军的身份,在讨伐建安、揭阳等地叛乱军的战斗中大为活跃。 在沈庆之还是幼年的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五斗米道邪教教主孙泰之侄孙恩发动了有名的孙恩之乱,并派军进攻武康。当时还年幼的沈庆之便跟随乡族与叛军战斗,并以勇猛闻名。在那次大叛乱被镇压后,乡邑百姓流转失散,沈庆之耕种田地,勤苦自立,到三十岁时,还是一个和“伟大”“荣誉”绝缘的普通青年。沈庆之命运的转折点是他与哥哥沈敞之的会面,此时沈敞之已经是赵伦之的征虏参军,监南阳郡。沈庆之在看望兄长偶然与赵伦之相遇,经过一番交谈后,赵伦之深深的为沈庆之才干所打动,便让自己的儿子,担任竟陵太守的赵伯符任命沈庆之为宁远中兵参军,也就是相当于赵伯符的首席军师。 “竟陵蛮屡为寇”,赵伯符的所在地面临着南蛮人的威胁。但在沈庆之谋略的协助下,赵伯符每次与这些蛮人战斗都以胜利而告终,赵伯符也由此得到了“名将”的风评。而相应的,一旦赵伯符没有沈庆之的协助而前往外地作战,如西陵蛮之讨伐战,便总是无功而返。由此可见,赵伯符实际上是盗窃了自己部下沈庆之的武勋,而沈庆之想必也是在此时总结了一套对付野蛮人的有效策略。 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沈庆之被任命为殿中员外将军。到了南朝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他和赵伯符一起参加了著名的宋攻魏河南之战。赵伯符中途病归,沈庆之则随檀道济继续北伐。宋军回师后,檀道济在面见文帝给予了沈庆之“忠谨晓兵”的好评。檀道济可以说是宋的头号名将,能得到他如此的评价,可见沈庆之的能力是何等的出众。 南朝宋文帝让这个人才领队防卫东掖门,沈庆之从此得以接触中央。他后来出戍钱唐新城,回京后,领淮陵太守,此时他大概是四十五~五十岁左右。当时领军将军刘湛知道沈庆之的才能后,便想拉拢他作为自己的班底,对他说:“卿在省年月久,比当相论。”而沈庆之则一脸正色的回绝说:“下官在省十年,自应得转,不复以此仰累”。而不久后,沈庆之果然转为了正员将军。 南朝宋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农历10月,文帝终于下决心肃整刘湛。就在这天的深夜,文帝召沈庆之入宫,而沈庆之穿戎装来见。文帝见他如此打扮,大为惊讶,问沈庆之:“你为什么如此打扮就进来?”沈庆之回答:“在深夜召唤我入宫,必然是有紧急的事件,那就不能仔细的准备着装了。” 对沈庆之充满了军人责任感的答复深感满意的文帝,派他去收捕吴郡太守刘斌,斩首。后又迁始兴王刘浚后军行参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农历12月,雍州(今湖北襄樊)刺史刘道产病逝了。刘道产以“内政天才”而闻名,在他的治理下,勉强维持着蛮人与汉人的和平。而这种和平的“刘道产体制”随着他的死亡而崩溃了。山蛮们纷纷骚动起来,他们大肆的屠杀汉人军民,以至达到了“行旅殆绝”的地步。宋朝政府首先派出征西司马朱修之率兵讨伐,但初战便是惨败,于是政府又任命沈庆之为建威将军,前往协助朱修之。 朱修之不久就上了军事法庭,随后进了监狱。于是沈庆之开始全面领导对南蛮的讨伐战,沈庆之的新战争序曲就此开始。本次作战的具体流程没有记录,仅仅是“大破缘沔诸蛮,禽生口七千人。进征湖阳,又获万余口”而已,但仍然可见是辉煌的胜利,汉朝第一名将卫青的第一次匈奴讨伐战也仅仅是“斩首虏数百”而已,可以说沈庆之是比卫青强了百倍。不过也可能是因为他在担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