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孔.孟教育之道.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孔孟的教育之道 谈 儒 强 tanruqiang@ TEL: 2014.4.9 传统,是一种文化共识。它可以让你知道世界、知道自己的心灵,知道人之为人的道理。 打倒孔家店,同时也打倒了中国人的粮食店。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历史基础和民族元素。 我们不要再干“抛却自家无尽藏,沿街托钵效贫儿”的傻事! 本讲主要内容:一、孔子教育思想 二、孟子教育思想 一、孔子教育思想 (一)孔子生平及教育活动 1、生平简介:(公元前551—前479年)生日9.28。 三岁丧父,一生坎坷。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生活时代:春秋末年,大动荡、大变革,礼崩乐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3、人生自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教育活动:杏坛讲学,有教无类,须行束修。三盈三虚。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5、思想核心:仁和礼(普适价值?)。《论语》109次提到“仁”。 (三)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作用 办学方针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学方法 德育方法 为师之道 1、教育作用 (1)立国治国三要素——庶、富、教。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首次提出“性近论”——性相近、习相远。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突破。 (3)主张“学而知之”——生而知之的“上智”与困而不学的“下愚”是少数,大多数是学而知之。 (4)教育是“德政”手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办学方针 办学方针——“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打破奴隶主贵族的教育垄断,把教育扩大到民间。 为普及教育和教育平等思想萌芽。 3、教育目的 (1)理想目标:培养“君子”(《论语》107次提到君子) 君子素质结构:智、仁、勇。文质彬彬。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君子小人区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固穷、君子不器。 (2)现实目标:学而优则仕。子路说:不仕无义。(“干禄”之学:五者达于天下:恭、宽、信、敏、惠。 )(孟子的“三不孝”之一。) 4、教育内容 总原则——子不语怪、力、乱、神 总要求——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六 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继承西周“六艺”传统。 六 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四 教:孔门四科——文(文献)、行(品行)、忠(忠诚)、信(信实)。 5、教学方法 (1)学思行结合—“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讷于言敏于行。 (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朱熹语)举一反三、叩其两端、循循善诱、欲罢不能。 (3)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4)不耻下问—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6、修养之道 (1)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克己——克己复礼。人不知而不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怨天,不尤人。不患人之不己知。(“四勿”原则) (3)力行——力行近乎仁。言必信,行必果。听其言而观其行。子路无宿诺。 (4)中庸——子曰:过犹不及。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恰到好处。 (5)内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则勿惮改。 7、为师之道 二、孟子教育思想 孟子的政治主张——仁政、王道 (1)“恒产恒心”说:制民之产。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薄税敛,不违农时。 (2)“民贵君轻”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或曰:天时、地利、人和。 (3)“劳心劳力”说:社会分工乃天下通义。士人有道德和知识如同“农有余粟,女有余布”一样“不素餐兮”。 (二)教育思想 人性假设 教育功能 教育目的 理想人格 修养之道 教学思想 1、人性假设 教育理论基础——性善论。 仁义礼智是良知良能,内发而非外铄。人皆可为尧舜。 2、教育功能 教育的功能——存养和扩充人的“善性”。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