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速公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刑法处理.doc
浅谈高速公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刑法处理
【摘 要】以高速肇事为例,就交通肇事逃逸的含义、表现主体、行为方式、刑法处理等等作出自己的探究,以求对今后的司法操作有所提示。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表现主体;行为方式;刑法处理
交通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有极大的威胁,因而在司法实践过程以及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上一直备受关注。正确进行高速公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刑法处理在现实和社会层面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实践意义。
一、交通肇事逃逸主体
(一)大货车驾驶员肇事后弃车逃逸。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显露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非凡地位,但因其属于技术型工作,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因而多数司机都是初高中毕业,对法律半知半懂,意识淡薄,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车主聘请,流动性较大。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且较为严重,受聘驾驶员的道德水准和责任心备受考验。当然,侥幸心理也做了逃逸的充分说客:车主不是我,撞人是老板的车,作为打工者,根本与我没有实际关系,要赔偿也是找车主;打工者往往害怕事后雇工的老板会追究自己的责任,法律意识淡薄的大脑里充满了被抓住后要接受法律制裁的画面,这时候,打工者通常会直接弃车逃逸。
(二)小轿车肇事后驾车逃逸。人民生活水平富足,汽车进入千家万户,这是交通事频发的前提条件。小轿车身小速度快,机动性能较强。对于小轿车驾驶员来讲,发生交通事故时的侥幸心理更而强烈,如果环境和天气比较适合逃逸,诸如半夜三更无人经过的路段或者下雨天等等,小轿车车主脑中的侥幸心理可能会迅速战胜道德和责任心,选择迅速逃逸,特别是有可能致使事故受害人死亡的情况。
二、高速公路肇事逃逸行为的几种表现形式的界定
经笔者多方调研发现,在公安部门进行具体的交通肇事案件处理时,其实际情况纷繁复杂,如何界定是否为肇事逃逸行为,如何给一般肇事逃逸者定罪,如何对情节严重的肇事逃逸者以适当的刑法处罚,这些在学者看来颇具争议的问题值得深究。笔者认为,在界定是否为交通肇事逃逸时,必须坚持行为人的主客观统一。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存在明知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却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故意逃逸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具有逃逸的行为。以下就逃逸行为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具体分析,以求对今后司法界定有所提示。
(一)肇事后驾车直接离开事故现场。肇事后直接离开事故现场是否界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主要看行为人在主观上的态度,即行为人是否存应当知道自己己经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因为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存在了具体的逃逸行为。若在进行了详细的举证和诸多情况的客观判断后,仍然认定行为人确实不存在主观逃逸,即在事故发生时确实不知道自己已经肇事。笔者认为,这种不具备主观故意但确实存在驾车离开行为的行为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当然,在具体处理中,种种情况不一而足,如某些行为人肇事后,因某些特定缘故迅速离开现场,但同时又报警陈述事故具体情况,但行为人自己一直没有去相关机关受理。笔者认为,此类行为人没有履行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救助伤者等法定义务,理论上存在主观故意逃避法律责任,且确实有具体的逃逸行为。主客观统一,应当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
(二)肇事后弃车离开事故现场。肇事后行为人弃车离开事故现场是否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行为人有主观故意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如没有履行救助伤者、保护现场的法定义务,带走车祸车辆的牌照及相关资料、证件,或行为人主观上有带走车辆的牌照及相关资料、证件的意图,但出现了意外情况未能带走,以各种借口借机离开现场等等,笔者认为,如存在上述情况,都应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当然,如果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非主观意志,而是不离开就会遭到受害者家属的人身攻击等情况,行为人应在离开事故现场后及时报警,在不远处等待有关机关前来处理,这样的弃车离开不应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但如果行为人因上述情况单纯离开而无及时报警行为,则应当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
三、高速公路肇事逃逸行为人应负的刑法法律责任
(一)单纯逃逸,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行为。对于单纯逃逸,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天以下拘留。行政拘留、罚款处罚是对诸如此类的行为人处理办法。当然,如果此类行为人在事故中触犯了刑法,也可根据《刑法》第133条和《解释》的具体规定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二)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行为。在具体实践中,构成交通肇事罪情况分外复杂,笔者认为,对于交通肇事罪的属性,应依照当前刑法与相关法规对行为人肇事逃逸时主观与客观上的具体态势和行为进行正确界定。具体而言,根据刑法第133条,有3种基本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金竹山隧道富水地段堵水措施.doc
- 浅谈钢琴伴奏与声乐的关系及作用.doc
- 浅谈钢琴演奏心理.doc
-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doc
- 浅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与管理.doc
- 浅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点与管理措施.doc
- 浅谈银行零售业务同质化现状及解决方案.doc
- 浅谈锅炉受热面氧化皮脱落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doc
- 浅谈长沙市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职工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doc
- 浅谈问题解决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doc
- 5.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解析版).docx
-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School rules 复习课件.pptx
- 2025学校生活老师个人工作总结(6篇).docx
- 小学营养餐自检自查报告.docx
- 浙江省温州市名校2025届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乘车安全课件图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Have fun after class复习课件.pptx
-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初中2025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doc
- 法律宣传类面试题及答案.doc
- 《烹饪化学》第四章蛋白质.pptx
文档评论(0)